出塞
【释义】: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在边塞送朋友季彭山郡侯。首句说边地的强敌骑在马上如风一样,气势咄咄逼人。次句说用兵作战,用不着宝刀宝剑这样的兵器。第三句说:你看韩信当年带兵打仗时,百万貔貅在他的掌中,指韩信用兵如神。 【译文】: 边塞强敌骑着战马像风吹一样,战场上用兵用不着宝剑雄兵。 你再看当年韩信把军队都装在口袋里,百万貔貅就握在他手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在边塞送朋友季彭山郡侯
【注释】出塞曲:即《关山月》等。龙堆:指甘肃玉门关外,是唐代边塞地名。玛瑙杯:用玛瑙制成的酒杯,为古代贵重的器物。官军:指唐军。长结束:指军队整肃整齐。捷书:捷报。 【赏析】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戍边将士出征前的欢歌笑语、饮酒饯行的场景。首句描写的是征人与戍卒们在一起饮酒作乐,心情愉悦;颔联描写的是校尉向将士们传令,要他们整队出发,不要怠慢;颈联是说如果官军纪律严明,没有懈怠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 注释:出塞曲五首寄季彭山郡侯 其四:朝朝暮暮檄书闻,岁岁年年度陇云。莫道边城兵马怯,悬知只少霍将军。 译文:每天每夜都能听到边关的战报,每年岁岁年年都能看到边疆的云雾。不要说边城的士兵们害怕打仗,要知道只有少有霍将军那样勇敢的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
【注】这首诗是《乐府诗集》中的《出塞曲四解》,是一首七言诗,共四解。 译文: 边关苦战伤无数,将军胆怯如鼠鼠。 天骄如流星般疾驰,宛马如流星般飞过。 借问那些食肉的徒子徒孙们,他们为何引来这场祸? 那些翩翩游侠之人,仗剑走江湖。 忠诚正直的人如同白日一般高悬,机关算尽时,一切都已发生。 挽弓不在于力量,骑马不在于技巧。 最珍贵的不是寸心之白,而是烈烈如秋霜。 我生来就知道有死亡
《出塞曲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表达了他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将领无能的忧虑。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生悬宝剑报君恩: - 生悬:活着悬挂,形容生死关头。 - 宝剑:象征武力和权力。 - 报君恩:报答君主的恩情。这里的“君”指代国家或皇帝,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尊敬。 2. 自许青萍气不凡: - 自许:自我期许,表示自信。 - 青萍: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
中年曾作羽林郎,谁怕横飞塞上霜。 自羡当年班定远,能将十骑斩贤王。 注释: 1. 出塞曲: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边塞诗,属于乐府《鼓吹曲辞·汉横吹曲》中的“出塞”题材。 2. 羽林郎:在古代,羽林郎是指皇宫禁卫军中的一个兵种,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 3. 横飞塞上霜:形容边关的寒冷和将士们英勇的战斗精神,横飞指飞扬,塞上霜指边疆上的霜雪,暗喻边关的严寒和将士们的英勇。 4. 班定远
出塞 青海传烽燧,黄沙入鼓鼙。 单于屯塞北,大将出辽西。 落日胡笳惨,悲风汉马迷。 燕将有奇石,勒笔待君题。 注释: - 青:这里指代青海。 - 传:传送,传递。 - 烽燧:古代边防哨所,用以点燃烽火传递军情。 - 黄沙:泛指沙漠地区。 - 鼓鼙:古乐器,也用来象征军队。 -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 - 屯:驻扎,驻守。 - 辽西:指辽东和辽河以西的地区。 - 落日:太阳落山。 -
【注释】: 1. 出塞曲(《木兰辞》):指《木兰诗》。 2.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 3. 骠骑:汉武帝时,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曾领兵大败匈奴。 4. 风沙动:风吹起黄沙。 5. 扬旌:举旗。 6. 惊雕:惊动了猎鹰。 7. 战马识烽烟:战马能识别烽火。 8. 昨夜旄头黑,前军得右贤:昨日夜里,北方的天空出现了黑色的云气;我军前锋已获得胜利的消息。 【赏析】: 《出塞曲》是一首写战士出征的诗
【注释】 出塞曲 其七:出塞的曲子,其七。 卫霍邀勋日:指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去病和卫青抗击匈奴的辉煌业绩,他们曾与匈奴在漠北大战,取得了赫赫战功。 三河:指黄河、滹沱河、桑干河,这里泛指边关。 阵云寒压地:指战场上浓重的云雾,笼罩着大地。 猎火:打猎时燃放的火光。 玉帐分旗直:“玉帐”是古代帝王的帐幕,“玉帐分旗直”形容军容威武。 金戈枕月眠:形容将士们枕戈而睡。 羽书飞报捷
【注释】 出塞曲:指边塞歌曲。 其六:这是第六首边塞曲。 大漠:沙漠,这里泛指边塞地区。穷阴:极夜,指天黑无光。外:外面。 孤城:指边塞上的一座孤零零的城。苍莽:形容地势高峻、辽阔。 星河:即银河,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银河。秋近塞:秋天快要到边塞了。 雪雹:冰雹。夜沈山:夜幕降临,冰雹打在山上发出隆隆的声响。 戍(shù):驻守。戎衣绽:穿着军装的衣服都破了。 时清:时令已至清明。列燧(s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