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注释】 1、壮游:指年轻的时候去边地从军,即在边塞从军,建功立业。谁惮(dàn)远:谁不怕远行呢?指谁都不怕远行,因为边地的风光很美。 2、临洮:地名,今甘肃一带,这里指代西北边疆地区。 3、骏马衔金勒:骏马口中衔着金饰的马勒,表示骑手骑着骏马。 4、宝刀:指宝剑。 5、陇云:指秦岭一带的山中云雾,陇:秦岭,在今陕西陇县附近。 6、关月:指函谷关的月亮,在今河南灵宝市南。倚(yǐ):倚靠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联“烟尘起西北,驱马到长城”交代了出塞的具体环境,表现征人出征的悲壮;第二联“万古征人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月壮动边声,良家七校营。 - 月壮: 形容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和壮观,常用来比喻战争时期的景象。 - 动边声: 引起边境的警觉或骚动,意味着战事紧张。 - 良家七校营: “良家”指平民百姓,“七校营”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军事营地或组织。 2. 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 - 横戈: 拿着长戈,这里指的是持武器。 - 穿虎落: 形容军队行动迅猛,如同猛虎般冲破障碍。 -
【注释】 出塞曲其二:这是《出塞曲》的第二首。身将六将军,专征击塞氛。神兵动天地,元甲起风云。战夺休屠祭,谋空遫濮群。平西报天子,非取耀奇勋。 【赏析】 “身将六将军,专征击塞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将率领着六位将军,专门去征讨那塞外的敌人。这里的塞外敌人,指的是匈奴族的休屠王。 “神兵动天地,元甲起风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神兵惊动了天地,我的铠甲像云一样在天空中飘荡。这里的神兵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路绕飞狐西,心与大刀折。 注释:路绕飞狐(指边关之路)向西行去,心中已与大刀折断。 译文:我的道路是环绕飞狐而向西延伸,我的心早已被大刀砍断。 2. 鼓声断重围,斜日阴山雪。 注释:鼓声中断了重重包围圈,斜阳映照下的阴山披上了一层雪白。 译文:鼓声中断了重重包围,斜阳下阴山披上了一层白雪。 3. 阵云随草低,杀气傍城结。 注释:阵云低垂跟随草地起伏,杀气笼罩着城墙。
诗句释义: 出塞曲二首 其二 - 军人莫采芑,佳人莫梦兰。 - 注释:这里指的可能是士兵不要采摘田间的草,因为那是军粮;而佳人也不要梦见兰花,因为她可能担心战争会持续很久,无法等到战争结束再梦到美丽的兰花。 采芑地不生,梦兰徵验难。 - 即戎有简书,内私置若干。 - 注释:士兵们在出征前被告知要准备一些食物和物资,以防不时之需,这里的“简书”指的是战备文书。 城边戈可枕,塞上雪可餐
烽火三秋起,天兵万里征。 朔风吹劲弩,沙月照团营。 钲鼓宵连振,旌旂晓更明。 十年腰下剑,从此任横行。 译文: 秋天的烽火已经连续燃烧了三个春秋,边疆上的将士们正在千里之外征战,无法归来。朔风吹动着他们手中的硬弩,月光下的沙漠映照着他们的营地。夜以继日的战斗,士兵们的旗帜在清晨时分再次被点亮。他们已经准备了十年的宝剑,现在可以随意横行天下,不再受任何束缚。 赏析:
【注释】 出塞曲赠林参军:这是一首出塞诗,作者借以赠送给友人林参军的。“出塞曲”是汉乐府《横吹曲辞》旧题。“赠”,即送别;“林参军”,指林某的朋友。 入幕推英选:进入幕府(军队)推举英才。 论兵迈古风:谈论兵法胜过古人。“迈”是超过的意思。“论”即“议”。“古风”,即古代兵法。 卷旗收败马:收起战旗,收拢败兵。 锵佩揖群公:挥舞宝剑,向众位官员作揖致意。 紫塞金河里:紫塞,这里指南北边陲之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诗的注解:金阙星驰奏捷文;玉关,指边塞;麒麟阁,西汉汉文帝为表彰霍去病等功臣而建的画像馆;沙漠,指边塞之地;豺虎群,喻指边塞之敌。 参考答案: 出塞曲赠申将军 金阙星驰奏捷文, 玉关昨夜羽书闻。 将军不画麒麟阁, 沙漠谁空豺虎群! 【注释】 《出塞曲》,乐府旧题
诗句释义 1 征马立风鸣:出征的马匹在风中嘶鸣,象征着士兵们踏上征途。 2. 缘知恋旧城:因为知道将要离开而留恋故乡。 3. 烽烟南地起:烽火在南方地区点燃,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4. 羽檄北风惊:紧急的文书从北方传来,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5. 都护玉关思:都护思念着玉关(指长城),玉关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关口,都护可能是负责守卫边疆的高级官员。 6. 将军碣石情:将军对碣石山有着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