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玉
【注释】: ①揭阳:即现在的广东揭阳市。 ②太守: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 ③耕桑:耕种桑树,比喻农事。 ④官家:这里指地方官员,马足忙:形容马跑得快,官家忙于视察,百姓疲于奔劳。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中通过描写揭阳道中景象,揭露了地方官吏催征赋税、逼民耕作的情况。诗的前三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揭阳道中”,是说诗人在揭阳道中所见所感。揭阳位于广东省南部,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
注释: 1. 月夜闻琵琶声有感:在月夜中听到了琵琶的声音,引发了感慨和思考。 2. 悲悲切切复凄凄: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哀愁,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情感复杂而深沉。 3. 况是昭君怨里词:更因为这句歌词与昭君的怨恨有关,增添了一种哀怨的氛围。 4. 安得西风加着力:怎样才能让西风更加猛烈地吹送,以表达对昭君的深深思念之情。 5. 一宵吹送汉宫知:希望一夜之间,能够让那被遗弃的昭君回到汉朝的皇宫中
【注释】 揭阳:在今广东。 其一:这是作者的一首七绝,题目是《揭阳道中》。 深愧:深深感到惭愧。 野人:隐居在山野里的隐士。 一端:一点意思或好处。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日里到揭阳游历时所见到的美景和由此而引发的思想感情。 前两句“一年一度此行春,深愧无恩及野人”,说春天到来时,诗人又来到揭阳,不禁深深地感到惭愧,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来报答那些在山野中隐居的隐士。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句。作答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句大意和作者感情。比如“蒿笋芽长鱼正肥”中“蒿笋”是野菜、野笋,“鱼正肥”,鱼儿肥大。“渔郎摇橹卖鱼归”中“卖鱼归”,归来。“得钱便买溪翁酒,醉卧蓬窗自落晖”中“溪翁酒”,指当地出产的米酒。 【答案】 译文:野菜、野笋刚刚发芽,鱼儿正好肥美,渔夫摇着船桨,卖完鱼回去。得到的钱,买上几斤米酒,喝醉了就躺在蓬帐里任凭夕阳西下。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次鸡鸣驿见菊》是宋代诗人王洋之的诗。这首诗是王洋之在鸡鸣驿见到盛开的菊花而作,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译文:驿站的客房清幽宽敞,早晨烧饭时还未熟透,我暂且倚着栏杆欣赏。秋菊依旧保持着它那真正的颜色,等到朝廷使者到来的时候再观赏。注释:次,停留的意思;传舍,指驿站里的客舍。凭栏,手扶着栏杆。秋花,指菊花。天朝,指朝廷,这里指皇帝。使者
【注释】 1.独石道:指独石关的山路。2.万仞山:形容极高之山,一仞为八尺。3.南人底:即“南方人”,意谓北方人。4.底耐:怎受得住。5.雪花似与人相识:雪花似乎知道诗人在雪中行走。6.扑马鞍:落在马鞍上。7.赏析: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大历二年(767)冬天。当时杜甫寓居夔州白帝城,他沿着独石关的山路行进,忽然下起大雪来。这时,他正从独石关出峡往东走,经过巫峡、瞿塘峡后,来到奉节县的独石关
【注释】 次高邮湖:次,即第二;高邮,地名。湖名。 无畔岸:无边。 输他:不如。 林下幽栖客:指隐居在树林中的隐士。幽栖客,即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写高邮湖景色的诗。首句写湖水无边无际,波涛滚滚,日日夜夜有行人在水面上行走;二句写湖上的行人不如林下的隐士那样悠闲自在。第三句写隐士闲看梅花破雪而开,第四句写隐士欣赏这景象。全诗通过写隐士与行路之人的不同,表现了隐士的高风亮节和闲适的心情
注释:阳光普照,温暖如初,暖气回荡于马营。与君共乘一马,笑颜开合。然而,如何将万里龙沙碛的寒冷气候转变为南方的温润气候?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马营日暖景色和表达对南方气候向往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阳光、暖气和欢笑的场景,表达了与友人同游马营时的愉悦心情。然而,诗人又通过“如何”一词,表达了对将南方的温暖气候带回龙沙碛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次龙门卫:驻兵的地方,即龙门关。次,停息。龙门关外龙门卫,元是纷纷狡兔场,元,同“原”。纷纷狡兔场,指古代的边境。 今日草枯胡马瘦,将军稳卧绿沈鎗,胡马,代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沈鎗,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大盾,可以作为武器使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将士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倦。诗中通过描写草原上的景色和士兵们的生活状态
【注释】 孔先生:作者友人。曲江:指曲江池,在长安城中。见:看见。芙蓉:荷花的别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朋友孔先生的一首赠答诗。诗中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表现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惜。 首句“十年不见先生面”,点明与友人分别已久。次句“目断岭南山万重”,写自己日日夜夜思念着远方的朋友。“目断”二字,把思友之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山万重”三字用夸张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