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当空暖气回,与君并马笑颜开。
如何万里龙沙碛,转得南方气候来。
注释:阳光普照,温暖如初,暖气回荡于马营。与君共乘一马,笑颜开合。然而,如何将万里龙沙碛的寒冷气候转变为南方的温润气候?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马营日暖景色和表达对南方气候向往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阳光、暖气和欢笑的场景,表达了与友人同游马营时的愉悦心情。然而,诗人又通过“如何”一词,表达了对将南方的温暖气候带回龙沙碛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
爱日当空暖气回,与君并马笑颜开。
如何万里龙沙碛,转得南方气候来。
注释:阳光普照,温暖如初,暖气回荡于马营。与君共乘一马,笑颜开合。然而,如何将万里龙沙碛的寒冷气候转变为南方的温润气候?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马营日暖景色和表达对南方气候向往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阳光、暖气和欢笑的场景,表达了与友人同游马营时的愉悦心情。然而,诗人又通过“如何”一词,表达了对将南方的温暖气候带回龙沙碛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
崖翁亭为前人作 古崖仰高士,驱车至竹林。 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沉。 今子构斯亭,人岂能识心? 子有无弦琴,舍我谁能寻音。 翻译: 古时的人们向往高士,驾车去到竹林之中。 清谈的话题令人感兴趣,太阳即将落向西边。 如今你构建这座亭子,人们怎么能了解你的心意? 你是否有无弦琴,只有我才能理解你的音乐。 注释: 1. 古崖:指的是古代的高人或学者,他们常在高处居住,因此得名“古崖”。 2. 慕高士
【注释】 潮州:今属广东。 炎方:炎热的地方,指岭南。 隆冬:冬天,寒冬腊月。反热:不冷。 百岁:指长寿的人。 胡为:为什么?癸亥:干支纪年法中的第十个年份(1353)。癸亥年为农历的腊月之始,故称“癸亥冬”。朔风:农历每月初一的风。偏冷冽:非常寒冷。 腊月廿一、十二月:即农历十月和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初七。 撒盐:指用盐腌菜。安可拟:怎么能比得上。 飞絮:飘飞的柳絮。亦强说:勉强说说而已
洋河曲,西风吹洋河,北风吹洋河,风水相激如鸣珂。 少年已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穷边过。 我有千里骥,可以空骆驼。 我有双龙剑,当为斩鼋鼍。 江山风景自殊异,肯把双泪徒滂沱。 韩范亦是书生辈,岂必一一亲挥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风、水、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姑苏怀古 吴王宫中草芊芊,西施今去几千年。 胥门江水流不歇,虎丘山色还依然。 我来江上一怀古,前代兴亡难尽数。 月明独自倚孤篷,疏雨沈沈夜当午。 【注释】 1.姑苏:即苏州,古称姑苏。草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2.吴王宫中: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宫。 3.西施:古代美女,以美貌闻名。 4.胥门江水:指苏州的胥门,位于苏州城东面。 5.虎丘:位于苏州西部的一座山峰。 6.兴亡:兴起和灭亡。 7.月明独自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译文: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 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 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 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 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 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 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 张拱学侍立
结轩在东皋,而无车马驰。 注释:结轩建于东边的高坡(皋),没有车辆马匹疾驰。 赏析:诗人以“结轩”起笔,点明题旨,写自己建轩之由。 俯仰天地宽,何物能羁縻。 注释:抬头仰望,低头俯视,只见天地广阔无垠,有什么能够约束我呢?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自己超然世外、洒脱不羁的性格。 此中有真趣,难与俗子知。 注释:这其中蕴藏着真正的乐趣,难以与世俗之人分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释义: 1. 八月忽又半:突然感觉八月已近过半。 2. 诸公集此亭:许多官员都聚集在这座亭子里。 3. 此亭幽且䆳,贮月不用扃:这个亭子既幽深又寂静,不需要上锁就能容纳明月。 4. 娟娟一轮满,碾破秋天清:圆圆的月亮已经满盈,将秋天的清爽都碾破了。 5. 天空净如洗,点翳无留停
这首诗的意境是宁静而又孤独的,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玉山发舟”这句话,诗人以玉山作为起点,开始了他的旅程。他乘坐在小舟上,看着玉山河水落,发出潺潺的水声,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一句话,既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出𡶜石齿齿”,这句话描述的是小舟在水中行驶的情景。石头在水中的倒影,如同牙齿一般,清晰可见。这一句,既描绘了水的清澈
【注释】 老凤雍雍霄汉中,群声自是不相同:大凤凰在高空中鸣叫,众鸟的声音自然各不相同。 新莺莫讶偏饶舌,啼到春归句未工:新来的黄莺不要奇怪它爱多话,直到春天归来时它的啼唱还显得笨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手法,把黄鹂比作大凤凰、大鹏等,赞美它们不同凡响的才能。首句写大鹏在高空中振翅高飞,众鸟齐集于其下,各展歌喉,各尽其妙;第二句写黄莺在枝头啭曲,众鸟皆默然,不敢与之同台竞唱
【注释】: ①揭阳:即现在的广东揭阳市。 ②太守: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 ③耕桑:耕种桑树,比喻农事。 ④官家:这里指地方官员,马足忙:形容马跑得快,官家忙于视察,百姓疲于奔劳。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中通过描写揭阳道中景象,揭露了地方官吏催征赋税、逼民耕作的情况。诗的前三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揭阳道中”,是说诗人在揭阳道中所见所感。揭阳位于广东省南部,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蓟门鸿雁满高秋:这句意味着秋天,蓟门(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的天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高秋”指的是深秋季节,是大雁南迁的时候。 2. 张翰思家罢远游:张翰是三国时期的人,他曾经因为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这里的“罢”意为停止或结束。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秋天的大雁,张翰想起了家乡,决定不再远行了。 3. 入洛故人名下士:洛阳是当时的首都,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
【注释】: 次龙门卫:驻兵的地方,即龙门关。次,停息。龙门关外龙门卫,元是纷纷狡兔场,元,同“原”。纷纷狡兔场,指古代的边境。 今日草枯胡马瘦,将军稳卧绿沈鎗,胡马,代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沈鎗,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大盾,可以作为武器使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将士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倦。诗中通过描写草原上的景色和士兵们的生活状态
【注释】 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 秋到诸天开薝卜,湖连双阙散芙蓉。 云光忽落鼋鼍窟,雨色飞来鸑鷟峰。 自信登临能作赋,肯令陶谢不相从。 【赏析】 这是一首登金山寺亭望西湖之作。诗人登上孤亭遥上翠微,俯瞰槛外空廓的丛林,但见四野无一有钟声之处,惟有远处诸天的佛光照耀,仿佛在开薝(音同“蒲”,香草)草。湖连双阙,荷花点缀其间,宛如仙女散开的花裙。云光忽落于鼋(音同“冤”,大龟)
【诗句释义】 1. 刘桢:东汉诗人,字公干,山阳东阿(今山东阳谷)人。建安中为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杀害。 2. 词赋不群:指他的诗赋才华出众,与众不同。 3. 百里新承汉宠回:指百里县(治今湖北荆门)自从接受了汉武帝的恩宠以来,如今又重新受到朝廷的重用。 4. 吴地青山飞舄下: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山高林密,风景秀丽。“飞舄”指仙人的鞋子,这里代指仙人。 5.
【注释】 1.独石道:指独石关的山路。2.万仞山:形容极高之山,一仞为八尺。3.南人底:即“南方人”,意谓北方人。4.底耐:怎受得住。5.雪花似与人相识:雪花似乎知道诗人在雪中行走。6.扑马鞍:落在马鞍上。7.赏析: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大历二年(767)冬天。当时杜甫寓居夔州白帝城,他沿着独石关的山路行进,忽然下起大雪来。这时,他正从独石关出峡往东走,经过巫峡、瞿塘峡后,来到奉节县的独石关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送大司寇之金陵——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送别的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这里的“铜标”指的是铜制的旗帜,“伏波”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他曾经在西南地区担任过重要职务,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将要担任的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