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
来持滇海中丞节,入领西曹法从班。
曳履春云高北斗,迥车秋色照钟山。
顾期门客江城满,草奏时时达汉关。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送大司寇之金陵——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送别的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这里的“铜标”指的是铜制的旗帜,“伏波”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他曾经在西南地区担任过重要职务,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将要担任的重要职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愿。

来持滇海中丞节,入领西曹法从班——这里的“滇海”指的是云南地区的大海,“中丞”是一种官职的名称,这里用来指代友人将要担任的官职。“法从班”指的是官员们的行列,这里用来指代官员们的身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即将担任的官职的赞美和祝贺。

曳履春云高北斗,迥车秋色照钟山——这里的“曳履”是一种步行的样子,“春云”指的是春天的云彩,“北斗”指的是北斗星,这里用来比喻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就像春天的云彩一样美丽而高远。“迥车”是一种高大的车子,“秋色”指的是秋天的色彩,“钟山”指的是南京的钟山。这里用来比喻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像秋天一样美丽而富有成果。

顾期门客江城满,草奏时时达汉关——这里的“顾期门客”指的是顾宪成的门客,“江城”指的是南京,“草奏”是指上书给皇帝,“汉关”指的是通往汉朝的关口。这里用来比喻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像江城一样繁华,而且能够及时地将自己的思想和建议传达给皇帝。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送给一位即将到南京任职的朋友的送别之作,整首诗充满了豪气和热情,展现了李白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希望他能够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为国家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