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谋㬜
【注释】 皇甫处士:指皇甫曾。西塾:古时读书的地方。 养母耻干禄:养母,即侍奉母亲。耻干禄,即以做官为耻。 湖村笔代耕:在湖边的村庄用笔代替耕作(指隐居)。 经书于口授:经书,即儒家经典。于口授,指口传。 孝友在躬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都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 开帐烟篱晓:打开帷帐,看见炊烟缭绕的篱笆。 篝灯雪牖明:点燃油灯,照见雪光透进窗子。 邻壁鼠:邻居家的老鼠。 应怖夜吟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注意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郊坰数椽屋,兄弟隐相依。”诗人在郊外有一间几间屋子,与兄弟们隐居一起。“郊”,指郊外;“坰”,指郊外旷野。“数椽屋”,指简陋的茅草房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兄弟俩清苦的生活,也表达了他们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情怀。“兄弟隐相依”一句点明兄弟二人隐居的原因
【注释】 答叔山隐君:写给叔山的隐居朋友。 累月罢招携: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没有再邀请他一起出游了。 茶舍邻孤寺:在茶馆旁边是座孤独的寺庙。 柴扉闲一溪:柴门旁有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凫经垂钓下,乌带落帆啼: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小船上的人正在钓鱼,船头有一只乌鸦带着船帆飞过。 夕望墟烟外,读书灯半圭:傍晚时分,我独自站在村庄外面,眺望着炊烟缭绕的乡村景色,手中的书页上闪烁着灯光,像半个圭形的玉璧。
【注释】 桂岭:指桂林。紫盖:山名,在今广西贺县北。后、西粤:指广东一带。行踪:指游踪。东归:指回到江东(指江西)。 破头山下寺:指破头山下的破头寺。断臂雪中禅:指断臂和尚在大雪中打坐的禅景。乞食:向人讨饭。依:依附。焚香上客船:指烧香拜佛。匡庐:庐山,在江西境内,山上有寺院。虎溪泉:指庐山上的虎溪,为庐山九曲十八涧之一。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入粤时作。诗人用浓笔写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野旷孤扉静,村寒雨雪多。 - “野旷”形容野外广阔,“孤扉静”描绘了一座孤零零的门户,显得格外宁静。“村寒雨雪多”则表达了乡村在寒冷天气中降雪较多的情景。 2. 牛闲牧竖卧,犬吠里胥过。 - 这里描述了两个场景:一是牧场上牛儿悠然自得地躺着,二是远处传来的里胥(古代负责赋税的小吏)行走的声音。 3. 落落朱门梦,寥寥白石歌。 -
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 其九 诗句释义 1. 求试未逢年:指科举考试没有通过,未能如愿以偿。 2. 潜鳞恰在渊:比喻自己如同隐藏的鱼,处于深潭中。 3. 窗明西涧雪:描写窗外景色,西边的小溪上有雪覆盖,显得格外明亮。 4. 门枕北溪泉:门前有泉水流过,水流来自北方的溪流。 5. 兔角龟毛语:兔子的角和乌龟的毛被用来比喻言辞,这里可能指文辞或言论。 6. 鼠肝虫臂篇
终日云林下,图书隐几中。 天容一身拙,世忌两眉工。 雀散稻田雨,蝉鸣柳巷风。 相过无约束,白首灌园翁。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朱谋晋,是明朝的一位诗人。此诗题为《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 其六》,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终日云林下”,描绘了诗人身处云端林下的静谧景象,象征着心灵的平和与超脱。第二句“图书隐几中”
【诗句释义】 短景郊墟暮,林闾反照黄。 田功岁已毕,纺绩夜初长。 月暗津桥树,风高野浦樯。 竹廊书牖下,时透一灯光。 【译文】 夕阳斜射在郊外的村庄里,树木倒映着一片金黄。 农事已经完成,妇女们开始织布纺线。 月光昏暗,照耀着津桥边的小树; 微风劲吹,吹动着荒野中的船只和桅杆。 书房的窗下,透过竹帘投来微弱的灯光。 【赏析】 首联写傍晚时分,太阳西下,将落山的光芒斜射在乡村的田野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表达技巧和语言的鉴赏。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翻译再赏析”。然后根据题目所给提示,逐句进行翻译,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自己的见解。本诗的译文是:城郭归来已遥远,山中茅舍闭门闭户,傍晚的炊烟飘散在窗外。窗前小老鼠咬破了研墨的水盆,墙壁上的老鼠咬断了琴弦。旧日的书信可以借用来参考,寒夜的灯火可以用来照明。穿着布衣在寒冷之中感觉刺骨的寒气
【注释】: 舍:房屋。陂(bēi):水边高地。凉阴:阴凉的地方。谈星:指观天象。厌:满足,厌倦。瞽(gǔ)史:盲人,这里泛指读书人。谑(xuè):开玩笑。旧谷:指新收的稻谷。买山杏:指采摘山中杏树果实。新房:指在房檐下采摘的植物。摘水芝:指采摘水中生长的草药。每过:每经过。道石:路上的岩石。冢前碑:坟墓前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