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
《访茅山张炼师不遇》是明朝诗人倪光的作品,全诗如下: 客中曾有约,孤骑入茅山。 一水落天上,乱云生竹间。 花深溪路远,松老洞门闲。 采药不知处,月高犹未还。 我们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客中曾有约,孤骑入茅山 - 客中曾有约:在客居之中,曾经有人约定要一起前往访问。这里的“客中”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外地或异乡环境中,而“有约”则表达了与某人的约定
【注释】 东渡海潮起 ——指送别之人乘船出海。 琼筵 ——指宴席。 帆开行漏尽 ——指船帆张开,航行在海上已到半夜时分。 香逐赐衣新 ——指被送到日本去的人,身上有皇上的赏赐,衣上有香味。 月白元无夜——指月亮是白色的,没有黑夜。 花明别有春——指春天的景色,和别处的不同。 云山千万里——指送别之人与自己之间相隔遥远万里的云山。 天遣几相亲——指天派使者来探望你,和你相见。“遗”是“派”
【注释】 老狂:即“老来狂”,意指年老时放纵不羁。 浮生自落魄,非复晋风流:人生的浮华如落拓之姿,已不再有往昔的风采。晋风流指晋代的文人墨客崇尚清高、超脱的风度。 云卧借僧榻,雪行问钓舟:我像云一样躺在僧人的床上,又像雪一样行走在钓鱼船上,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青山入孤兴,绿酒散闲愁:青山的美景让我产生孤独的情绪,绿酒让我把心中的忧愁都化解。 老去任头白,乾坤一野鸥:随着年纪的增长
西陵夜宿 冲岸夜潮响,客居愁自生。 远汀渔火起,隔岸寺钟鸣。 帘破流萤入,云移睡犬惊。 山螀又啼近,尽夕梦何成。 注释: 1. 西陵夜宿:西陵是古代一个地方的地名,这里指诗人在西陵这个地方的夜晚住宿。 2. 冲岸夜潮响:冲岸是指河岸被冲毁或被淹没的现象,夜潮则指的是夜晚的潮水声。 3. 客居愁自生:客居指的是寄居在外地的人,愁则表示忧愁,自生则表示这些忧愁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4. 远汀渔火起
游紫霄观 台殿层霄近,烟霞一径连。 悬崖生古树,小洞出寒泉。 果落黄猿笑,花深白鹿眠。 玉箫吹向客,鹤舞月娟娟。 注释: 1. 台殿层层直插云霄,与远处的山峦相接,仿佛近在咫尺。 2. 烟雾缭绕,山峰连绵,形成了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仿佛连接着天地之间的通道。 3. 悬崖峭壁上生长着古老的树木,它们不畏艰险,顽强地生存着。 4. 小洞口流出清凉的泉水,散发出阵阵幽香。 5. 树上的果实落下
【解析】 “晓入蓬莱境”句,写诗人清晨进入仙境。“看门鹤一双”句,写仙境之景。“老松欹涧石”句,写仙境之景。“垂蔓护山窗”句,写仙境之景。“林响风生岛”句,写仙境之景。“投壶人去远”句,写仙境中人与景的和谐。“烟冷酒空缸”句,写仙境中人与景的和谐。 【答案】 示例一: 晓入蓬莱境/看门鹤一双 译文:天刚刚破晓,我进入了仙人居住的蓬莱仙境/看见一对仙鹤站在门前 注释: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
宿清村 地阔江流险,天空山势高。 望乡双泪落,为客一身劳。 斜日飞沙鸟,西风动野蒿。 独舟依岸宿,深竹夜骚骚。 注释: 1. 地阔江流险:地势辽阔,江流湍急危险。 2. 天空山势高:天空中的山峰高耸入云。 3. 望乡双泪落:看到家乡而流泪,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为客一身劳:作为客人,我独自一人在外奔波劳累。 5. 飞沙鸟:傍晚时分,天空中沙尘弥漫,鸟儿飞翔在沙尘中。 6. 西风动野蒿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考生要重点分析诗句,从内容上、情感上和手法上进行赏析。“运启钱塘驻紫微,奉天文武直金扉。”“钱塘”是杭州的别称,“紫微”是皇帝的住所,“奉天”是指天子所居之殿,“文武”“金扉”都是指皇帝,“运启”“驻紫微”“直金扉”都写出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奉天”“直金扉”也写出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南来宫阙凤初舞,北去山河龙不飞。”“宫阙”是宫殿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然后进行赏析。“洗竹摇云断”意思是:竹林里,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雨珠,仿佛洗去了尘垢。“看山坐日斜”的意思是:坐在山石之上欣赏着落日的余晖,观赏着美丽的景色。“趁晴收野艾”的意思是:趁着晴朗的天气,采摘野艾。“临晚摘园瓜”的意思是:傍晚时分,采摘了园中的瓜果。“行蚁沿枯柳”,意思是:蚂蚁沿着枯柳爬行
怀金太仆 每忆金居士,交游独见怜。 清风落疏竹,白首问寒泉。 诗社几人在,湖山空月圆。 此生不复见,风雨泣长年。 注释: 1. 怀金太仆:怀念曾经的朋友或熟人,这里的“太仆”可能是指一个官职。 2. 金居士:指金姓的居士,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的雅号。 3. 交游:交往,结交的朋友。 4. 独见怜:只有我特别受他们的怜爱。 5. 清风落疏竹:清风轻轻吹动着稀疏的竹子。 6. 白首问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