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将砚台拟作一个有情的“人”,以“心”为题,写与砚“相约”的故事,抒发了自己对砚台的深情厚意。全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上阕起首二句“截云腴、年年伴我,青毡下灯右”,点明所咏之物是砚台。“截云腴”,指砚台的质地坚实而洁白如云朵。“年年伴我”,表明砚台陪伴着作者度过了多少春秋,也暗示了作者与砚的情谊之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迈陂塘 其一 补窗 飏轻尘、疏棂旧渍,曾经前度飞雨。 窥人许放银蟾入,无那尖风一缕。 蝴蝶舞。 似响答瓶笙,蟹眼茶初鬻。 青毡冷否。 待乞与琼浆,携将玉版,慰尔耸肩苦。 裁量细,无缝天衣如故。 防他青鸟偷觑。 留香更比重帘密,添上沉檀小炷。 凭领取。 对一片光明,灭裂痕都去。 白生虚处。 看晓晃晴光,夜留花影,雅洁胜云母。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迈陂塘 其五 腌菜 问先生、冰壶安在,荒厨别有清供。 水精盐渍姜芽嫩,寒菜而今入瓮。 聊自奉。 便冷沁回肠,莫遣冬心动。 居然隽永。 笑蓄旨生涯,咬根滋味,早断踏园梦。 当年事,夜半吟肩孤耸。 一杯浊酒初冻。 苦是英雄甘闭户,却少小园学种。 谁与共。 只寒夜客来,瀹茗开团凤。 今沾薄俸。 慢打叠辛盘,料量卯盏,面色为民𢥠。 注释: 1. 迈陂塘 其五:这首诗是《迈陂塘》系列诗的第五首。 2.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池塘边写作时的情景。他拿起笔,开始在纸上涂鸦,写下了一首又一首优美的诗句。他的文笔流畅,如同水面上的涟漪,让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努力地挥洒着笔墨,试图将他的才情展现出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迈陂塘 其二 呵笔 笑涂鸦、斜斜整整,文章水面都敛。 江郎纵有生花管,肯向石阑轻点。 寒气酽。 算冰雪聪明,却让毛生占。 临池更检。 待极意吹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目为《迈陂塘 咏藕》。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喜堆盘、芳甘沁齿 - 形容莲蓬堆叠如盘中之宝,芳香甘甜,让人陶醉。 2. 𤫩珑忽露心眼 - 描述莲蓬的外壳突然裂开,露出里面嫩绿的心脏。 3. 招凉消夏湾头路 - 在夏天的炎热中,荷叶可以遮挡阳光,带来凉爽。 4. 馥郁荷芬两岸 - 荷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两岸都是如此。 5. 情缱绻 - 情感缠绵
【注释】: ①迈陂塘:词牌名。 ②花魂:指荷花的魂魄,此处借指荷花。 ③天生:天赐的。 ④灵心艳质:指莲花具有超凡脱俗的灵性和美丽的外表。 ⑤命薄:命运不好。 ⑥黄泉碧落:泛指阴间和天堂。 ⑦埋香:即“迷香”,传说女子幽会时将花投入水中,使水中的鱼闻到香气后游过来,然后取其尾,可以得信物。 ⑧细草红心:形容荷花的茎叶细长,花蕊鲜艳如红色心。 ⑨胭脂土:指泥土,因为泥巴是红色的。 ⑩零丁:孤独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迈陂塘 花影”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花影在水塘中摇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花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歌主题的象征。花影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漏沉沉、是何仙眷,并无密约轻赴”一句
【注释】 辛酉:即康熙五十一年(1712)。禾中:即禾中子,作者之友。骑北行:指赴京朝贡。朋好:朋友。甚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梦魂:梦中的魂灵。吴根:苏州一带的乡土。万柳千亭:指园林。吹香嚼蕊:指花木丛中的风声和花香。晴湖面:晴朗的湖面上。江桥朱板:指秦淮河上的桥梁。有多少堆蓑,鸭头燕尾:指船上装满了蓑衣,有像鸭头、燕子一样的船尾装饰物。 【赏析】 此篇写于作者赴京途中,是一首送别诗。
迈陂塘送蕳塘弟之都 促行装、征衫憔悴,醴陵赋就幽恨。牵衣诉到艰辛话,剪落小窗灯烬。朝雨冷、况赵北燕南,不是阳关近。离怀谁省。只古堠吟蝉,津亭烟树,人远暮愁迥。飘零苦。 □叹团圞情景。分携况味初省。裁笺擘锦谁曾见,姊弟共联吟咏。行计定、恐淼淼波空,望断春帆影。归期预订。待蟹簖霜肥,鱼庄枫晚,作速理归艇。 注释: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开头写饯别时的情景:“促装”二句
译文: 看溪山,十八里路,秋意如此清瘦。水面上荡漾着波光粼粼的水花,像白色的浮萍花雨在飘落。天色已晚,任凭今晚的船篷随着水波和风飘去。浅水湾中,只第一要防它,眠鸥飞起,又在半江上闹个不停。 人间事,从古来名利如过眼云烟,百年难得有片刻相聚。我何苦穿着青蓑衣,也该归隐了,整理钓鱼竿和鱼线渔具。溪水到了尽头的地方,便不用撑船,也算得上是随水而居,住在河边的小屋里。即使不种蒹葭,也值得约略地种上杨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