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溪山、一十八里,秋容瘦削如许。粼粼漾漾平陂水,摇荡白萍花雨。天欲暮。任今夜、乌蓬随水随风去。芦花浅溆。只第一防它,眠鸥飞起,又闹半汀絮。
人间事,从古浮名无据。百年难得萍聚。青蓑何似归休也,料理钓筒渔具。溪尽处。便不用、扁舟也算浮家住。柴门河渚。纵不种蒹葭,也堪约略,种带水杨树。
译文:
看溪山,十八里路,秋意如此清瘦。水面上荡漾着波光粼粼的水花,像白色的浮萍花雨在飘落。天色已晚,任凭今晚的船篷随着水波和风飘去。浅水湾中,只第一要防它,眠鸥飞起,又在半江上闹个不停。
人间事,从古来名利如过眼云烟,百年难得有片刻相聚。我何苦穿着青蓑衣,也该归隐了,整理钓鱼竿和鱼线渔具。溪水到了尽头的地方,便不用撑船,也算得上是随水而居,住在河边的小屋里。即使不种蒹葭,也值得约略地种上杨柳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后所作,写他在西溪边观看芦花和溪水的景色,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想法。
首句“看溪山、一十八里,秋容瘦削如许”,描绘了西溪的景色,溪山绵延十八里,秋天的景色如同被削瘦一般。第二句“粼粼漾漾平陂水,摇荡白萍花雨”,描写了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像白萍花雨一样飘洒。第三句“天欲暮。任今夜、乌蓬随水随风去”,天色已经快要黑了,任由今晚的船篷随着水波和风飘去。第四句“芦花浅溆。只第一防它,眠鸥飞起,又闹半汀絮。”描述的是浅滩中飘动的芦花,以及鸥鸟飞翔起来,扰乱了平静的水面。第五句“人间事,从古浮名无据。百年难得萍聚”。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的事情的感慨,认为自古以来,名利都是虚无缥缈的。第六句“青蓑何似归休也,料理钓筒渔具。”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想法,觉得穿上青蓑衣,归隐山林是最美好的。第七句“溪尽处。便不用、扁舟也算浮家住。”意思是说,溪水流到头的时候,便不再需要船了,也可以算作是随水而居的生活。第八句“柴门河渚。纵不种蒹葭,也堪约略,种带水杨树。”描述了诗人在河边小屋里,虽然不种植蒹葭,却可以种一些带水杨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