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层檐、沉沉春酌,惊心屡换时序。
浮萍踪迹如相避,飞梦天涯难数。
芳草渡。
寻不到、断桥曲港龙山墅。
白门此住。
望塔火林梢,江楼雁底,莫共小窗语。
新词好,沈鲍同时矜许。
朗吟且漫携去。
别裁懊恼回肠曲,转觉良工心苦。
邀笛步。
试唤取、双鬟绰板樽前度。
迢迢紫路。
记秋水鲈香,归期未晚,同听豆花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所作,表达了词人在西湖边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情绪。

迈陂塘·用前韵题查韬荒词集
对层檐、沉沉春酌,惊心屡换时序。
浮萍踪迹如相避,飞梦天涯难数。
芳草渡。
寻不到、断桥曲港龙山墅。
白门此住。
望塔火林梢,江楼雁底,莫共小窗语。
新词好,沈鲍同时矜许。
朗吟且漫携去。
别裁懊恼回肠曲,转觉良工心苦。
邀笛步。
试唤取、双鬟绰板樽前度。
迢迢紫路。
记秋水鲈香,归期未晚,同听豆花雨。

赏析:
首句“对层檐、沉沉春酌”描绘了西湖边春日景象,词人站在亭台之上,欣赏着春天的景色,品尝着美酒,心情愉悦。

二句“浮萍踪迹如相避,飞梦天涯难数。”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词人仿佛看到了飘零的浮萍,它们在水面上相互追逐,却又无法长久停留,这象征着人生中的无常和短暂。而词人的梦境则被描绘成一片遥远的天涯,难以捉摸,这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三句“芳草渡、寻不到、断桥曲港龙山墅。”描绘了词人寻找断桥和曲港的情景,但未能找到,只得失望而归。这里的断桥和曲港都是著名的景点,但词人却未能成功到达,这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失落和遗憾。

四句“白门此住。望塔火林梢,江楼雁底,莫共小窗语。”表达了词人对于居住地白门城的赞美之情。他遥望着远处的塔火林梢,江边的楼阁和大雁,感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这里使用了意象丰富的词汇,如“塔火林梢”、“江楼雁底”,形象地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五句“新词好,沈鲍同时矜许。朗吟且漫携去。”赞扬了新词的美好之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里提到了两位著名的诗人沈约和鲍照,词人认为他们的诗词都非常优秀,值得一读再读。他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愿意将这份热情和执着带入自己的生活中。

六句“别裁懊恼回肠曲,转觉良工心苦。”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和总结。他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反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这种“别裁懊恼回肠曲”的做法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奈。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容易让人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需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此,以免失去诗歌的本质意义。

七句“邀笛步。试唤取、双鬟绰板樽前度。迢迢紫路。记秋水鲈香,归期未晚,同听豆花雨。”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追求。他邀请朋友们一起到紫陌漫步,共同享受美景和美食。在这里,他回忆起了与恋人之间的美好时光,他们曾在西湖边共赏秋水鲈鱼之美味,期待着未来的重逢。而豆花雨则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浪漫。

这首词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词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他的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