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时,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分析诗歌的情感,如: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形式上分析诗歌的结构,如: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渲染、象征、衬托、虚实结合等),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增强了表达效果)。 【答案】 示例: ①“薄寒似酒”是说天气寒冷如同喝酒一般,正像重阳佳节的天气
【注释】 1. 寿李母池宜人七旬:祝李母长寿七十岁。宜人,对贵妇人的美称。 2. 漱梅茂才令堂六旬同庆:祝李母的丈夫长寿六旬,一同庆祝。漱梅,指梅花的芬芳。 3. 金萱两树:两种花卉——萱草(忘忧草)和梅花。萱草又称金萱,梅花又称玉梅。 4. 是姊妹花枝,同根连理:这是指萱草和梅花都是姐妹相依的花木,它们的根相连在一起。 5. 小春至矣:春天已经到来了。 6. 正梅香岭上,酒香瓮底
【诗句释义】: 扫花游雷锋,是一首描绘佛教禅宗高僧形象的词。全词通过描写阿师老去后的修行状态,展现了他超脱尘世、心无杂念的境界。 1. 首句"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描述了阿师年老后,选择了孤独地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扰。 - 阿师:"阿弥陀佛的弟子,这里指代一个高僧。 - 卓锡空山:"在佛教中,“卓锡”是指僧人将法器(锡杖)置于山顶,以示出家和修行的标志。空山则指无人居住的幽静之地。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扫花游雷锋 - 诗歌主题与背景 - 雷锋:可能指的是雷锋精神或相关主题。 - 《扫花游》:可能是一首古风词,描绘自然美景或表达某种情感。 2.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 - 描写仙女形象 - 楚楚: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曼妙。 - 凌空:形容仙女飘渺如云,不可捉摸。 - 藐姑仙子:指仙女中极为高贵者,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扫花游·和仲可子大1913 海棠过却,费宝鸭沈烟,茜窗多暝。暮愁惯领。更楼阴惨绿,罥春如病。皱水前池,别有惊鸿倩影。怯明镜。说憔悴近来,人比花更。 高处谁共凭。忆俊约年时,月圆风定。采香路迥。只金铃,未减惜花情性。杜宇声声,不管梨云梦冷。晚霞靓。唱庭花,隔帘犹听。 注释: - 扫花游:词牌名,又名“雪月交辉”、“玉漏迟”等。 - 和仲可子大:指作者的朋友、同事或恋人等。 - 海棠过却
【赏析】 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春,作者时年四十一岁。 上片起句写景,“檀栾婀娜”三字勾勒出园中花木的绰约多姿。以下描写园中的亭馆楼台、水鸟池沼和游人的生活情态,以及作者对这一切的观赏之情。“帘栊窈窕”,指庭院幽深,门帘低垂,环境清雅。“有千莺万蝶,旧家亭沼。”言园内莺鸣蝶飞,池塘依旧,景色如故,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镜里落花,闲看鸾翎自扫”,写园中有人赏花
《扫花游·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是易顺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期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首句释义:断云作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雪残未扫,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 - 断云做暝:天色昏暗如同被切断一样,暗示着夜晚的降临。 - 正水驿无花:形容春天的到来似乎在水边的驿站中并不明显,花儿尚未盛开。 - 画船来悄:形容船只静静地划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雪残未扫
诗句 1. 扫花游:这是题目,也是作品的标题。 2.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这是作品的内容,描述作者在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春天时,与友人文十叔一起吟咏的情景。 3.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描述了作者在吴门听到风吹过、雨落下,然后听到雪飘落的声音。 4. 早梅未折:表示冬天还没有过去,梅花还没有开放。 5. 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担心冬天已经过去了,错过了元宵节。 6. 软玉年华
扫花游·晚秋梨花 作者:吴文英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凄恋。流水远。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注释 1. 过骢(cōng)路:即官道,指京城通往郊外的大道。 2. 怅坠:怅惘地坠落。 3. 青旗:青色的旗帜,借指驿站。 4
扫花游 水东路熟,便梦想须溪,旧游何许。借今证古。对西山寸碧,锁眉无语。浪诩仙源,误了秦余伴侣。共凝伫。问历劫燕莺,遗恨谁诉。 重认携酒处。但嫩柳迎人,菜花随步。倦红自舞。笑伤春泪滴,未输儿女。怨入稠塘,料比玄都更苦。棹歌去。纵流浪、怕吟前度。 【注释】 1. 水东路:指从水东流经的陆路。 2. 须溪:指江西上饶县的须溪。 3. 仙源:神话中神山名。 4. 燕莺:指燕子和黄莺。 5. 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