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诗句释义: - 春闷(壬午):“春闷”指的是春天的郁闷心情。 - 花事好,还又怯春寒:春天的花事虽然美好,但仍然害怕春天的寒冷。 - 桃杏嫩分眉黛色,青芹尖整碧于簪: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而芹菜的嫩茎就像绿色的发簪一样整洁。 - 应教谁共看:应该让谁能和我一起欣赏呢? 译文: 春天的花事虽然美丽,但仍然让人感到畏惧寒冷。桃花和杏花的颜色鲜艳如女子的眉毛
【注释】 ①壬午: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 ②中山千日酒:即“中山千日酿”,指用陈年好酒酿制的酒,色如琥珀。 ③霜丝:指白发。头:指头发。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闲居上饶期间,以自遣自慰之笔调抒发其退隐之心。全篇以酒喻人,以醉遣愁,以乐忘忧,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首句“杯内酒,也解一时愁”,言酒杯中的美酒,也能排遣暂时的忧愁。这是说饮酒可以解除烦恼,使人暂时忘却忧愁。
注释 枝头鸟鸣声,在诉说着谁? 喜见春风花柳新,却惹风雨又催人。 行人离去不回头。 赏析:这首诗是李清照在壬午(1102年)春天所作,题为“春闷”。全诗共五句,前三句以问、叹的语气,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无限惆怅和无奈之情,最后一句则以议论的语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光阴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她对人生无常
【注释】 ①枝上雪:柳树枝上的积雪。 ②破寒开:打破冬天的寒冷而盛开。 ③蜂蝶:指花间飞舞采蜜的蜜蜂和蝴蝶,这里泛指春花。 ④沁:渗透,渗入。 ⑤游人:指赏春的人。 ⑥赏析:此诗写春天里,诗人对百花开放的欣喜以及自己孤独的心情。首句写柳树上的积雪,次句写百花盛开,第三句写游人的欢欣,第四句写春风不至,反衬自己孤寂的心情
《忆江南·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作品,以27个字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好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翻译和注解: - “春日好”:“春日好”,开篇即点明了春天的美景令人愉悦。这里的“好”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也暗示了接下来描述的美景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桃坞丽人行”:“桃坞丽人行”,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致,以及人们在这美好时光中的活动。桃花作为春天的代表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又名“定西番”、“长相思”等。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此为唐教坊曲名。 夏日:夏天。 好:美好。 万绿覆横塘:形容荷叶茂盛、荷花盛开的景色。 嫩笋堆盘樱共荐:嫩笋堆成盘子与樱桃一起供人享受。 新茶小阁雨中尝:新泡的茶在雨中小亭中品尝。 梅豆又盈筐:梅豆又满竹筐了。梅豆指梅子,是夏季的时鲜果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情的小令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诗句的意思来赏析。 “冬日好”意思是冬天的好时光。“盆贮水仙幽”是说将水仙花盆置于室内。 “密室暖吹红兽炭”意思是密室内用红兽炭取暖。“红兽炭”是古代烧制的红色木炭,这里指红炉。“红兽炭”,在北方又称“火盆”,即盛有易燃物品的盆或盒。寒冬腊月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诗句 - “秋日好,天畔雁来初。”:描述了秋季的美好景象,以及天空中雁群归来的情景。 - “野稻乍肥思簖蟹,秋风才起买鲈鱼。”:表达了对丰收的田野和秋季美食的喜爱。 - “黄菊遍庭除。”:描绘了庭院里菊花盛开的景象。 2. 译文 - “秋天真美好,大雁从天边飞来刚开始。”:秋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美丽的季节,尤其是当远处的天空中开始有大雁飞过时,这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芳洲好,曲径罨清溪”两句写景,诗人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为下阕的怀人作了烘托。“芳洲好”,即美丽的江滨,这里指代故乡。“罨”,是遮盖的意思,此句意为
忆江南 芳洲好,临水小柴门。 莲渚窥人鱼最乐,竹篱迎客鸭能言。 船系碧芦根。 【注释】 1. 芳洲:美丽的江洲。 2. 柴门:用树枝、草茎编成的简易门。 3. 莲渚:荷花丛生的小洲。 4. 窥人:偷偷看人。 5. 莲渚窥人鱼最乐:荷花深处的鱼最喜欢看人们。 6. 竹篱迎客鸭能言:用竹子做篱笆迎接客人,鸭子能说话。 7. 船系碧芦根:把船系在绿荷的芦根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