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注释】 天香:牡丹花名。绿牡丹:指牡丹初开时的颜色。宋牧仲、李分虎:均为宋代诗人,这里指作者与他们同赋牡丹诗。红襆(fú):红色的袋子,这里代指牡丹花。嫌浓:嫌牡丹花颜色过于浓艳。紫囊:紫色的袋子,这里指牡丹花紫色的花萼(即花瓣)。洛阳:《洛阳牡丹名冠天下》,这里指洛阳牡丹。声价:名声和地位。柳眼看深:形容牡丹花枝斜出,婀娜多姿;鸭头:牡丹花形像鸭子头,故以鸭头作比。天付十分姚冶
【赏析】: 马湘兰,字湘兰,号东篱,江苏吴县人。生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五十五岁。她是南宋遗民、词人,其词风格婉丽,清秀雅洁,工于音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这首词是和艺风先生《天香·和马东篱》的一首咏物词。 上片“蕤枕传香”,写熏炉中香气袅袅。薰炉本以熏衣,但此处却用“传香”来形容其效果,暗示了熏炉本身也具有一种令人陶醉的香韵。这种香韵来自何处呢
【注释】: 匀剪青罗,细烘翠缬。 用青罗和翠缬来裁剪,形容花的美。 繁英嫩蘸秋水。 繁茂的花朵娇嫩地沾着清澈的秋水。 合是昭阳,点成碧唾,漫把夜来相字。 这应该是昭阳殿,点点绿唾,随意涂抹成“夜来相”三个字。 沁檀孕麝,任抹丽、浓香都避。 檀木中蕴藏着麝香,不管它多么美丽,浓香都会被避开。 晨比芳兰滴露,宵疑蜜梅含绮。 早晨比作芳香的兰花沾露水的样子,夜晚像蜜梅含着美丽的花纹。 刚宜绿闺幽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卜算子·天香》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分别给出诗句、译文和赏析。 ``` 天香 龙涎香 星挂浮槎,珠探远岛,蟠螭碎沫轻杵。 旋裹鲛绢,试温凤炭,心字氤氲干缕。 输他睡鸭,频觑着、剥葱添炷。 雨暗恐来,鳞爪东风,莫吹烟去。 凭肩小窗月午。 记浓熏、隔花迷雾。 袖惹馀馨销尽,又增愁绪。 梦入钿床寻觅,空赢得、韩郎断肠句。 啮锁金蟾,知抛甚处。 ``` 注释 1. 星挂浮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天香 龙涎香”,然后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语言简洁明了地概括出诗句内容即可。最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译文】 雀尾无腥,紫茸余沥,蛛丝画屏初暝。 四角微温,八蚕小炷,纤甲轻分鸾饼。
天香 丝炙牙琴,香温锦瑟,海山灵操刚罢。 青鸟含巾,黄云削䯻,翻剪彩霞成帕。 飞琼梦醒,染仙骨、酡颜偷借。 一昔生绡,醉眼误他,小桃低亚。 绛宫绮笺自写。 向东风、酒醺今夜。 想是凌波,归晚淡脂慵卸。 还怕出门一笑,蓦照影、斜阳古祠下。 锦袜横江,茜窗烛灺。 注释: - 天香:一种香料的名称,这里指代这首诗的主题。 - 丝炙牙琴:用丝绸制成的乐器被炙烤,香气四溢。 - 香温锦瑟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及赏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写作特点;再是注意分析该诗句中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意境情感;最后结合着诗句大意进行赏析,要特别注意该字词在句中的位置。本题中,“零玉连环”意为:像一串零散的玉连环,形象的比喻出烟丝缭绕的样子。“碎珠络索”,意即:像珍珠一样的烟丝缠绕在一起
天香 做冷风干,欺花露重,岩幽丛桂初馥。 月殿秋轮,湘宫宝栋,证果后身金粟。 岭南八树,招隐士、虬柯蜷局。 酒肆藏名太白,梵宇闻香山谷。 纷纷碎黄盈掬。 染吟裾、中人相熟。 小酌广寒庭院,受消清福,应伴荷衣蕙服。 好收拾、余芳入巾簏。 待到重阳,东篱就菊。 注释: - 天香:诗的标题,形容桂花香气浓郁。 - 做冷风干:形容天气寒冷,桂花在风中摇曳。 - 欺花露重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芍药的词。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1. 梢茧含烟,茎盘晕玉,晴阑尽日风暖。 (注释:梢头带着雾气,茎部盘绕在花上,晴天的时候,阳光洒满庭院,温暖如春。) 2. 十里丰台,霞畦锦陌,艳说曼殊村畔。 (注释:十里长的平台,像霞光一样美丽的花园小道,鲜艳美丽得像来自曼殊村。) 3. 筠笼贮碧,怜论把、春光偏贱。 (注释:用竹制的笼子装着碧绿的花瓣,可怜春天的光华总是被轻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以及炼字。 “天香”句:天香,即麝香的别名,是珍贵的药材和香料,这里指麝。 “照破秋心”句:照破秋心,指秋天的月亮明亮得照穿了人的心思。 “长门雁过”句:汉宫旧制,指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幽居长门宫的典故,这里借以暗指词人的不幸遭遇。 “记否巴山同话”句:巴山同话,指与友人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幽闺夜阑人远”句:幽闺,指内室;阑,尽。 “只影儿、与伊相伴”句: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