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春衫袖窄:春天的衣衫袖子又窄。 烛底:蜡烛旁边。 横波:形容女子眼神含情脉脉、似有似无。 困倚:困顿,倚靠。 故故:故意地。 停歌驻拍:停止歌唱和击拍。 夜深:夜已很深。 满劝:极力劝饮。 曲中:乐曲之中。 偷送:偷偷地送。此处指在乐曲中传递情意。 归去:回家后。 十分准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十分,非常,指完全。准拟,计划,打算。 阳台:传说为楚王游幸之台
【解析】 “移商换羽”意为改变调子,“花底流莺语”指在花丛中鸣唱的黄莺。“唱彻秦娥君且住”指歌声高亢激昂,直唱到天明,连秦娥也不得不停止唱歌。“肠断能消几许”,意谓肠断之痛如何消解?“劝觥斜注微波”,意谓斟酒时斜倾着杯子,波纹荡漾。“真情著在谁那”,意谓真情到底落在谁的身上?“只怕如今归去,酒醒无奈愁何”,意谓只怕现在回去,等到酒醒时更无办法排遣愁苦了。全词以歌者的口吻抒写其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 ②霁:“天晴”的简称。 ③明月光如洗:明月的光辉好像被洗过一样清澈。 ④烟际起:雾气弥漫而起,形容远处的景象。 ⑤危楼独倚:在高楼之上独自倚靠。 ⑥娟娟:皎洁,明亮的样子。 ⑦抱琴谁和流泉:抱着琴弦的人是谁?他是否在与泉水相和奏响? ⑧乘鸾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⑨无眠:没有睡意,睡不着觉。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中秋抒怀词
【注释】 1. 春愁:春天的忧愁。 2. 错莫:错杂,交错。 3. 斗草:古代游戏之一,用彩线或丝缕系小豆、瓜子等,以相斗之胜。 4. 自乐:自己感到快乐。 5. 江北江南:指长江南北地区。 6. 亡忧:没有忧愁。 7. 宜男:吉祥如意,预兆有男孩出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上片写春色已到,但春愁未消;下片则写游人春日里赏花玩鸟,心情舒畅。整首词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清平乐 对晚菊作 黄花过也。 月酒何曾把。 寒蝶多情爱潇洒。 晴日双双飞下。 沉吟独倚朱阑。 采芳贻向□边。 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 注释: - 黄花过也: 菊花盛开,已经过了最佳的观赏季节。 - 月酒何曾把: 指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没有陪伴。 - 寒蝶多情爱潇洒: 形容蝴蝶虽然寒冷但依旧展翅飞翔,表现出一种不羁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 晴日双双飞下: 描述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注释】: 1. 清平乐: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晚年之作,内容多写闺怨,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其三,词牌名。 2. 琐窗朱户:形容门户精致、华而不实。 3. 娇眠处:指女子卧室,是女子最私密的地方,此处代指妻子的卧室。 4. 馀香:香气未散。 5. 翠羽:指女子头上插着的翡翠鸟羽,用以装点头饰。 6. 三年宋玉东邻:化用宋玉“悲秋”之典,意谓自己与妻子分别已三年,如今只有月亮和烟雾相随。 7.
清樽泛菊,共剪西窗烛。一抹朱弦新按曲,更遣歌喉细逐。明朝匹马西风,黄云衰草重重。试问剑歌悲壮,何如玉指轻拢。 译文: 清酒中泛着菊花的清香,我们共剪窗前的蜡烛。一曲新的曲子在朱弦上轻轻弹出,歌声也更加婉转动听。明日我将骑马向西,秋风中黄云与衰草交织。请问那悲壮的剑歌,又比得上你指尖轻轻拨动琴弦的声音吗? 注释: 1. 清樽泛菊:酒杯里泛着菊花的影子。 2. 共剪西窗烛:共同剪掉西面窗户的蜡烛。
深沉玉宇。 枕簟清无暑。 睡起花阴初转午。 一霎飞云过雨。 雨余隐隐残雷。 夕阳却照庭槐。 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 注释: 深沉的宫殿屋宇,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 枕头和垫席上清爽舒适,没有炎热的感觉。 醒来的时候,发现庭院里花朵的影子刚刚转过正午。 一瞬间天空中飘来了细雨。 雨后隐隐约约还有几声雷响。 太阳落山的时候,又照到了庭院中的槐树。 不要放下那层红色的帷帘,以免挡住了归来的燕子。
《清平乐·以千叶粉红牡丹送曾守》是宋代著名诗人洪适所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轻红淡白: - 含义:形容牡丹的颜色既轻又淡,给人一种纯洁而高雅的感觉。 - 背景:这种颜色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和美好的希望。 2. 蓬阆神仙谪: - 含义:蓬莱仙岛上的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非凡和超凡脱俗。 - 象征意义:反映了牡丹的高洁品质和不凡的生命力
【注释】 ①次(cì):应和。曾守:即曾布,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此诗为曾布所作,作者用秦筝曲调填词,故名《清平乐》。②风鬟:指女子的秀发。③雁:雁字,古代诗歌中常用雁字代指书信。④云阴:形容情深似云。⑤雨脚:雨滴像银线一样。⑥玉尘:美玉上的灰尘,此处比喻梅花。⑦金罍(léi):酒器。⑧舞裀(yīn):舞时用的垫子。⑨惟梅:只愿有梅花相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通过咏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