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错莫。
风定花犹落。
斗草踏青闲过却。
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
满庭萱草毵毵。
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注释】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错莫:错杂,交错。
- 斗草:古代游戏之一,用彩线或丝缕系小豆、瓜子等,以相斗之胜。
- 自乐:自己感到快乐。
- 江北江南:指长江南北地区。
- 亡忧:没有忧愁。
- 宜男:吉祥如意,预兆有男孩出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上片写春色已到,但春愁未消;下片则写游人春日里赏花玩鸟,心情舒畅。整首词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春愁错莫。
风定花犹落。
斗草踏青闲过却。
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
满庭萱草毵毵。
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注释】
问还有恁标格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问还有恁标格的作者是:袁去华。 问还有恁标格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问还有恁标格的释义是:问还有如此标格:询问是否还有这样高标准的品格或才华。 问还有恁标格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问还有恁标格的拼音读音是:wèn hái yǒu nèn biāo gé。 问还有恁标格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9句。
百花虽好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百花虽好的作者是:袁去华。 百花虽好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百花虽好的释义是:百花虽好:比喻世间美好的事物。 百花虽好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百花虽好的拼音读音是:bǎi huā suī hǎo。 百花虽好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8句。 百花虽好的上半句是:故国曾亲植。 百花虽好的下半句是:问还有恁标格。
故国曾亲植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故国曾亲植的作者是:袁去华。 故国曾亲植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故国曾亲植的释义是:故国曾亲植:指作者曾亲自在故国(指自己的祖国)种植过树。 故国曾亲植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故国曾亲植的拼音读音是:gù guó céng qīn zhí。 故国曾亲植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7句。 故国曾亲植的上半句是:怜清惜淡。
怜清惜淡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怜清惜淡的作者是:袁去华。 怜清惜淡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怜清惜淡的释义是:怜清惜淡:怜爱清新淡雅的品格或事物。 怜清惜淡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怜清惜淡的拼音读音是:lián qīng xī dàn。 怜清惜淡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6句。 怜清惜淡的上半句是:自笑平生。 怜清惜淡的下半句是:故国曾亲植。
自笑平生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自笑平生的作者是:袁去华。 自笑平生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自笑平生的释义是:自笑平生:自己嘲笑自己的一生。 自笑平生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自笑平生的拼音读音是:zì xiào píng shēng。 自笑平生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5句。 自笑平生的上半句是:难寄江南消息。 自笑平生的下半句是:怜清惜淡。
难寄江南消息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难寄江南消息的作者是:袁去华。 难寄江南消息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难寄江南消息的释义是:难寄江南消息:难以传递来自江南的消息。意指诗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将信息传递到江南,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或战乱等原因。 难寄江南消息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难寄江南消息的拼音读音是:nán jì jiāng nán xiāo xī。
岁晚天涯驿使远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岁晚天涯驿使远的作者是:袁去华。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晚天涯驿使远的释义是:岁晚天涯驿使远:年终时,远在天涯的驿使还在奔波劳碌。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晚天涯驿使远的拼音读音是:suì wǎn tiān yá yì shǐ yuǎn。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念奴娇 ·
倚琅玕无力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倚琅玕无力的作者是:袁去华。 倚琅玕无力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倚琅玕无力的释义是:倚琅玕无力:倚靠在美玉般高洁的琅玕之上却显得无力和脆弱。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美玉,比喻高洁的事物或美好的理想,而“无力”则表示精神或身体上的疲惫和无力感。整句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理想或美好事物时,尽管心中有所依傍,却仍然感到无力应对现实困境。
天寒日暮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天寒日暮的作者是:袁去华。 天寒日暮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天寒日暮的释义是:天寒日暮:天气寒冷,太阳快要落山。 天寒日暮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天寒日暮的拼音读音是:tiān hán rì mù。 天寒日暮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1句。 天寒日暮的上半句是: 憔悴素脸朱唇。 天寒日暮的下半句是:倚琅玕无力。
憔悴素脸朱唇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憔悴素脸朱唇的作者是:袁去华。 憔悴素脸朱唇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憔悴素脸朱唇的释义是:形容女子面色苍白而嘴唇红艳,形容其容颜憔悴却仍有艳丽之处。 憔悴素脸朱唇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憔悴素脸朱唇的拼音读音是:qiáo cuì sù liǎn zhū chún。 憔悴素脸朱唇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0句。
诗句解析 1.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 风云突变:指时局突然发生变化,可能暗示政治或军事上的紧张局势。 - 军阀重开战:描述地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再次爆发。 2. 洒向人间都是怨: - 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怨恨和不满情绪。 3. 一枕黄粱再现: - 比喻希望或美梦破灭的情景。 4.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 描述军事行动中红旗(可能象征革命的旗帜)跨越河流的景象
【注释】 城南:指京城。小住:短暂停留。文采风流合倾慕:指文才风流,值得倾慕。合:应当。倾慕:敬仰、羡慕。闭户著书:关起门来编书。自足:自得其乐。阳春:美好的春天,代指美好时光。驻:留止。山家:隐居山林的人。金樽:金色的酒杯。酒进胡麻:指以酒佐食,食用胡麻(芝麻)。篱畔菊花未老:篱笆旁边的菊花依然盛开不衰。岭头又放梅花:山岭上又开始绽放新的梅花。 【翻译】 在城南暂作停留,心情舒畅地居住下来
诗句输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译文:天空晴朗,云彩清淡,我极目远眺,直到南飞的大雁消失在天际尽头。 注释: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六盘山之巅,远眺北方的景象。天高云淡,表达了秋日的宁静和广阔。"望断"一词则表现了诗人对南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直到视线中不再看到他们为止。 赏析: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
清平乐 风飘韵吐。 柳种陶君五。 漏曳春光倩雪补,犹杂些儿旧雨。 深山已断樵苏。 荒城且足欢娱。 酒盏闲斟新酝,天边任落飞凫。 注释: 风飘韵吐:风轻轻吹着,发出悠扬的韵律。 柳种陶君五:柳树种植在陶君的院子里第五棵。 漏曳春光倩雪补:漏斗中流淌着春天的光芒,仿佛是倩女轻抚雪花一般。 犹杂些儿旧雨:仍然夹杂着一些往年的雨水。 深山已断樵苏:深山中已经没有砍柴的人和割草的声音了。 荒城且足欢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梅枝在月光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第一句“银釭焰吐”,描绘了月光透过银光闪闪的灯罩,照在梅枝上的画面。这里的“银光”和“梅妆”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第二句“照彻梅妆五”,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照亮了整个梅枝的情景,仿佛梅花的妆容都被月光所照亮,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第三句“夜半忽惊天欲语”,突然之间,诗人感到好像天空在向人间说话
【诗句释义】 1. 海棠丝短:用海棠的细丝来比喻,暗指女子的头发。 2. 不遣风吹断:不想让风吹断这头发般的细丝。 3. 一朵依然红玉软:“红玉”是形容花的颜色鲜润如玉,而“软”则是形容海棠花的娇嫩柔美。 4. 留与妆楼寄远:将这朵海棠花留给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表达思念之情。 5. 杨花未作浮萍:杨花(柳絮)尚未变成浮在水面的浮萍。 6. 枝间交映青青:树枝间的光影交错,形成了一片青翠的美景。 7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月波秋泻,松冷穿窗罅:“月波”可能指的是月光如水般洒满大地,而“秋泻”则形容秋天的景色如同水流一般倾泻而下。这里的“松冷”和“穿窗罅”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景象,仿佛是深夜中被月光照射的松树透过窗户缝隙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2. 散步湖干渔笛下,的是含情者:“散步湖干”,意为在湖边散步直至天黑,而“渔笛下”则描述了渔民吹奏的悠扬笛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情或思念的情绪
诗句释义: - 云屏十二,仙客曾同醉。 注释:十二层云屏如同仙境,仙人也曾在这里一同饮酒。 - 草没建炎碑上字,岁月凭谁语。 注释:草长到淹没了建炎年间的碑文中的文字,时光荏苒,谁来述说? - 腊痕水出平堤,鵁鶄只检花栖。 注释:冬天的河流在平地上流过,只有鵁鶄鸟在花丛中栖息。 - 抖擞喉间秀句,雪斜犹倚楼西。 注释:我振作精神吟诵优美的诗句,即使雪花斜斜地映照在楼西。 译文:
【译文】 偶尔来到津渡馆舍,望里冰花满地。 月光白得让人梦回,鸡儿却不管这些,只觉铜壶缓。 云芽细煮孤铛,蓬山隔了层城。 任说铁肠难挽,泪痕还到银筝。 【注释】 津:水渡口。 望里:遥望之中。 月白:皎洁的月光。 梦回:梦醒。 鸡不管:不理会鸡鸣。 铜壶:古代计时器,壶内盛水,以铜为柄,壶口刻有刻度。 云芽:指烹茶时用的茶叶。 铛:锅。 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之一,在海中,也作“蓬莱”。 隔了
【注释】铜驼巷陌:指唐代洛阳的街道,因洛阳城北有铜驼而得名。较逊吴天碧:比喻不如吴地天空碧蓝。乳燕:雏燕。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为曹操幕下从事。成闲客:成了无所事事之人。鬓丝:指白发。春霜:春天的霜花。佛楼:指佛塔上的灯。冷尽行装:行李都已收拾好。曲生:指曲艺演员。风味:指曲艺表演的风格。费他一夜回肠:形容曲艺演员表演时引人入胜,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赏析】《题壁》是一首咏史抒怀词作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 ②霁:“天晴”的简称。 ③明月光如洗:明月的光辉好像被洗过一样清澈。 ④烟际起:雾气弥漫而起,形容远处的景象。 ⑤危楼独倚:在高楼之上独自倚靠。 ⑥娟娟:皎洁,明亮的样子。 ⑦抱琴谁和流泉:抱着琴弦的人是谁?他是否在与泉水相和奏响? ⑧乘鸾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⑨无眠:没有睡意,睡不着觉。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中秋抒怀词
诗句释义: 金蕉叶 其四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对冰盘莹玉。 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译文: 金蕉叶 其四 在庭院中,翠绿的梧桐树下,我静静地坐着,欣赏着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我手中拿着一幅精美的画卷,上面描绘着寒林中的景色,如冰盘一样晶莹剔透。我轻轻地将画卷放在枕边,枕头上的红色图案就像美丽的花朵,透出深深的红色
金蕉叶 其一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 江上晚来风景,正萧瑟、西风初起。 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 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注释: - 江枫半赤 - 雨初晴、雁空绀碧 - 西风初起 - 爱篱落、黄花秀色 - 带零露旋摘 - 向晚西风淡日 - 发萧萧、任从帽侧 - 更莫把茱萸叹息 -
【注释】 春衫袖窄:春天的衣衫袖子又窄。 烛底:蜡烛旁边。 横波:形容女子眼神含情脉脉、似有似无。 困倚:困顿,倚靠。 故故:故意地。 停歌驻拍:停止歌唱和击拍。 夜深:夜已很深。 满劝:极力劝饮。 曲中:乐曲之中。 偷送:偷偷地送。此处指在乐曲中传递情意。 归去:回家后。 十分准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十分,非常,指完全。准拟,计划,打算。 阳台:传说为楚王游幸之台
【解析】 “移商换羽”意为改变调子,“花底流莺语”指在花丛中鸣唱的黄莺。“唱彻秦娥君且住”指歌声高亢激昂,直唱到天明,连秦娥也不得不停止唱歌。“肠断能消几许”,意谓肠断之痛如何消解?“劝觥斜注微波”,意谓斟酒时斜倾着杯子,波纹荡漾。“真情著在谁那”,意谓真情到底落在谁的身上?“只怕如今归去,酒醒无奈愁何”,意谓只怕现在回去,等到酒醒时更无办法排遣愁苦了。全词以歌者的口吻抒写其内心的悲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