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
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
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更莫把茱萸叹息。且更持大白。
金蕉叶 其一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
江上晚来风景,正萧瑟、西风初起。
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
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注释:
- 江枫半赤
- 雨初晴、雁空绀碧
- 西风初起
- 爱篱落、黄花秀色
- 带零露旋摘
- 向晚西风淡日
- 发萧萧、任从帽侧
- 更莫把茱萸叹息
- 且更持大白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
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
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更莫把茱萸叹息。且更持大白。
金蕉叶 其一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
江上晚来风景,正萧瑟、西风初起。
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
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注释:
问还有恁标格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问还有恁标格的作者是:袁去华。 问还有恁标格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问还有恁标格的释义是:问还有如此标格:询问是否还有这样高标准的品格或才华。 问还有恁标格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问还有恁标格的拼音读音是:wèn hái yǒu nèn biāo gé。 问还有恁标格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9句。
百花虽好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百花虽好的作者是:袁去华。 百花虽好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百花虽好的释义是:百花虽好:比喻世间美好的事物。 百花虽好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百花虽好的拼音读音是:bǎi huā suī hǎo。 百花虽好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8句。 百花虽好的上半句是:故国曾亲植。 百花虽好的下半句是:问还有恁标格。
故国曾亲植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故国曾亲植的作者是:袁去华。 故国曾亲植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故国曾亲植的释义是:故国曾亲植:指作者曾亲自在故国(指自己的祖国)种植过树。 故国曾亲植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故国曾亲植的拼音读音是:gù guó céng qīn zhí。 故国曾亲植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7句。 故国曾亲植的上半句是:怜清惜淡。
怜清惜淡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怜清惜淡的作者是:袁去华。 怜清惜淡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怜清惜淡的释义是:怜清惜淡:怜爱清新淡雅的品格或事物。 怜清惜淡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怜清惜淡的拼音读音是:lián qīng xī dàn。 怜清惜淡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6句。 怜清惜淡的上半句是:自笑平生。 怜清惜淡的下半句是:故国曾亲植。
自笑平生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自笑平生的作者是:袁去华。 自笑平生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自笑平生的释义是:自笑平生:自己嘲笑自己的一生。 自笑平生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自笑平生的拼音读音是:zì xiào píng shēng。 自笑平生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5句。 自笑平生的上半句是:难寄江南消息。 自笑平生的下半句是:怜清惜淡。
难寄江南消息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难寄江南消息的作者是:袁去华。 难寄江南消息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难寄江南消息的释义是:难寄江南消息:难以传递来自江南的消息。意指诗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将信息传递到江南,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或战乱等原因。 难寄江南消息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难寄江南消息的拼音读音是:nán jì jiāng nán xiāo xī。
岁晚天涯驿使远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岁晚天涯驿使远的作者是:袁去华。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晚天涯驿使远的释义是:岁晚天涯驿使远:年终时,远在天涯的驿使还在奔波劳碌。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晚天涯驿使远的拼音读音是:suì wǎn tiān yá yì shǐ yuǎn。 岁晚天涯驿使远是《念奴娇 ·
倚琅玕无力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倚琅玕无力的作者是:袁去华。 倚琅玕无力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倚琅玕无力的释义是:倚琅玕无力:倚靠在美玉般高洁的琅玕之上却显得无力和脆弱。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美玉,比喻高洁的事物或美好的理想,而“无力”则表示精神或身体上的疲惫和无力感。整句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理想或美好事物时,尽管心中有所依傍,却仍然感到无力应对现实困境。
天寒日暮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天寒日暮的作者是:袁去华。 天寒日暮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天寒日暮的释义是:天寒日暮:天气寒冷,太阳快要落山。 天寒日暮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天寒日暮的拼音读音是:tiān hán rì mù。 天寒日暮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1句。 天寒日暮的上半句是: 憔悴素脸朱唇。 天寒日暮的下半句是:倚琅玕无力。
憔悴素脸朱唇出自《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憔悴素脸朱唇的作者是:袁去华。 憔悴素脸朱唇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憔悴素脸朱唇的释义是:形容女子面色苍白而嘴唇红艳,形容其容颜憔悴却仍有艳丽之处。 憔悴素脸朱唇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作品,风格是:词。 憔悴素脸朱唇的拼音读音是:qiáo cuì sù liǎn zhū chún。 憔悴素脸朱唇是《念奴娇 · 其二和人韵》的第10句。
【诗句释义】 晴空淡幕,远飞来的雁群在天空里相互鸣叫,好像在互相索要食物一样。鱼鳞般的云影断断续续,斜河正从北斗星旁边横穿而过。几颗疏落的星星闪烁着,仿佛是井边的梧桐在飘动。酒醉后的心情突然变得很恶,楚地秋天的景色浩渺无际,寒沙中有几处地方已经结冰。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下,淡色的薄幕上,远方的雁群在天空中相互鸣叫,好像在互相索要食物一样。云朵像鱼鳞一样断断续续,北斗星旁斜河正横贯其中
金蕉叶 蜀山渡泊舟 帆回雁咽。 绕依微、水边木末。 残阳些影,渐向江流尽处灭。 不尽凄凄切切。 又愁人、满篷寒月。 那堪听了,一夜西风两岸叶。 注释: 金蕉叶:一种植物的叶片,常用于制作乐器或装饰品。蜀山渡:指四川一带的河流渡口。泊舟:停船靠岸。帆回雁咽:形容帆船归来时,大雁叫声低沉。依微:模糊不清。水边木末:指水边树木的末端。残阳些影:夕阳的余光映在水面上的影子逐渐消失。凄凄切切
金蕉叶·春夜有赠 双鬟弄笛,点罗衣杏花似雪。凉蟾低照鬓影,蝤蛴玉样白。 粉落宫梅半额,问朝云、有谁画得。除非周昉细写,屏风十二叠。 注释与解析 诗句释义: - 双鬟弄笛:描述了两位女子在吹笛子的优雅动作。 - 点罗衣:指的是穿着华丽的衣服,罗衣即丝绸制成的衣服。 - 杏花似雪:形容梅花的花瓣如同白雪一般纯净美丽。 - 凉蟾(月亮):月亮被描述为清凉而皎洁,照在人的鬓角上。 -
金蕉叶 鬟松黛蹙。怪灵蛛、暗萦镜幞。莺儿催唤梦醒,花含昨夜烛。 卯饮红酥映玉,解春酲、凤团未熟。妆成身入画里,纹窗柳影绿。 注释: 1. 金蕉叶:指女子的头发如金黄色的蕉叶一般。 2. 鬟松黛蹙:形容女子的发髻松散,眉毛紧锁,如同画中描绘的美人一样。 3. 怪灵蛛:指蜘蛛网在女子头发上形成的图案。 4. 镜幞(fù):古代女子梳妆时使用的镜子。 5. 莺儿催唤梦醒
金蕉叶 · 酬内寄新茶 蚕房细把旗枪别。乳花蹴起磁瓯雪。珍重关山,曾经纤手摩挲怯。寄与文园消渴。 译文:在蚕房里轻轻地握着茶旗和茶叶,像箭一样的茶叶被揉成了团,就像磁碗里的雪。珍重关山,曾经你用纤细的手触摸过它,感到害怕。将新茶寄给文园消渴。 注释:蚕房:养蚕的地方。旗枪:指茶。乳花蹴起磁瓯雪:形容茶叶如同白色的雪花。珍重关山:珍爱这茶叶如关山之宝。曾:曾经。文园:即司马相如,字长卿
【注释】: 金蕉叶 · 新月:词牌名。 新蟾恰恰:指月亮。 转花梢:花枝摇曳。 纤纤小指甲:指用指甲弹拨琵琶弦,发出清脆的音色。 又似人儿瘦怯:又像女子体态消瘦。 染轻云、犀梳倒插:指女子梳理头发时,将梳子倒插入发髻中。 朝来铅粉洗净,蛾黄露一掐:早晨起床后,将脸上的铅粉洗去,只留下如玉般的肤色与蛾眉的一抹颜色。 译文:新月高悬,月光洒在花枝上,映照出半边天空。谁能将明亮的镜子打碎
金蕉叶 挑灯奥室围炉坐。数更漏、铜壶滴破。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照见影儿一个。 注释:在幽静的室内,点上一盏灯,围坐在火盆旁。夜深了,时间也到了深夜,窗外的风声和滴水声都听得一清二楚。我拨动着蜡烛的烛芯,让它燃烧殆尽,但是兰膏却还没有熄灭,它照亮了我面前的花枝,使我能够看到它的影子。 手冷无心连夜作,好花枝、停针无那。密掩窗纱,晓来怕有霜风过。且自和衣欹卧。 注释: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
金蕉叶,次柳屯田韵。 箫吹凤史青门外。传消息、桐花殊丽。紫燕飞双,画堂王谢风流继。许是玉环福地。 眉痕碧耸春山霁。趁今宵、且共沉醉。试寻小梦游仙,步障罗屏底。掩映采霞交翠
注释: 金蕉叶 · 昔游 西陵去。回油壁、个人曾遇。一笑灯前,春心暗掷幽情注。顿使情愁如滤。 柳枝带结同心屡。尚惆怅、乌啼窗曙。可堪别后,云中无复来香雨。忍看玉炉双炷。 译文: 向西陵方向的游记。回忆往昔,在油壁桥上遇见过某人。在灯前一笑之间,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春心暗掷,将幽怨之情全部注入其中。这让我的情感如同过滤一般,变得如此痛苦。 柳树枝头挂着的同心结已经多次佩戴过,但仍然让人感到惆怅
诗句释义: 1. 金蕉叶 - 指一种用金箔装饰的叶子,这里指乐器。 2. 曾听玉树骊歌未 - 曾经听过《玉树后庭》的歌曲,但还没有听过完整的版本。 3. 君王攘袂中常侍 - 君王在攘袂(整理衣袖)之间,中常侍是宫中的官职,可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4. 一苑桃花,两行金粉争如婢 - 花园中盛开的桃花与金粉装饰的宫女相比,显得逊色。 5. 且与侍儿角技 - 暂且与侍女们一起表演技艺。 6.
注释: 1. 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译文:无论是行走还是坐着,都在思念和回忆。我知道他怎么度过每一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2. 烦恼无、千万亿。诮将做饭吃。 译文:烦恼没有尽头,就像无尽的大海一样。为什么要去做饭呢? 赏析: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无奈。 3. 旧日轻怜痛惜。却如今、怨深恨极。 译文
【注释】 1. 涛翻浪溢:形容波浪汹涌,水势浩大。 2. 调停(tiáo jīng):调节,平衡。 3. 饧(xíng)和蜜:两种食物,比喻味道甜而略带苦味的酒。 4. 风生两腋:意谓饮了美酒之后,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腋下生出。 5. 烦襟顿失:指饮酒之后,心中的烦恼顿时消失。 6. 雾縠衫儿袖窄:形容衣服轻薄透明如雾般飘动。 7. 坐客:客人。 8. 烘地面赤:形容酒气熏天
谒金门 其七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释义: 谒金门·其七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注释: 1. 【谒金门·其七】: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词,属于宋代流行的“谒金门”体,由唐教坊曲《金缕衣》演变而来。此调为双调
诗句释义: 金蕉叶 其四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对冰盘莹玉。 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译文: 金蕉叶 其四 在庭院中,翠绿的梧桐树下,我静静地坐着,欣赏着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我手中拿着一幅精美的画卷,上面描绘着寒林中的景色,如冰盘一样晶莹剔透。我轻轻地将画卷放在枕边,枕头上的红色图案就像美丽的花朵,透出深深的红色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 ②霁:“天晴”的简称。 ③明月光如洗:明月的光辉好像被洗过一样清澈。 ④烟际起:雾气弥漫而起,形容远处的景象。 ⑤危楼独倚:在高楼之上独自倚靠。 ⑥娟娟:皎洁,明亮的样子。 ⑦抱琴谁和流泉:抱着琴弦的人是谁?他是否在与泉水相和奏响? ⑧乘鸾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⑨无眠:没有睡意,睡不着觉。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中秋抒怀词
【注释】 1. 春愁:春天的忧愁。 2. 错莫:错杂,交错。 3. 斗草:古代游戏之一,用彩线或丝缕系小豆、瓜子等,以相斗之胜。 4. 自乐:自己感到快乐。 5. 江北江南:指长江南北地区。 6. 亡忧:没有忧愁。 7. 宜男:吉祥如意,预兆有男孩出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上片写春色已到,但春愁未消;下片则写游人春日里赏花玩鸟,心情舒畅。整首词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