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
【注释】君:你。汝愚:邹汝愚字元明,号潜庵,世称潜庵先生,宋宁宗时宰相。抗疏:上奏章。计亦念至死:你的忠心可以与历史上的文天祥相比拟,他宁死不屈,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到死也不肯屈服。正气由乾坤:正气就是天地之间的正理,这里指国家的正气。乾坤:宇宙间的事物。有怀莫能止:你心中所抱持的忠义之志,是无法被压制和抑制的。莫能止:不能被制止。一死亦吾事:我虽然要死,但忠义之事不可违背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其手法即可。 “天下皆知鹤质白,怪君何意墨其身”的意思是:世人都知道鹤的羽毛纯白色,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黑色花纹呢?“鹤”在此处是比喻人;“墨其身”即画上了黑色,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因见江湖面,转得天地心。 注释: 通过观察江湖的面貌,领悟到了天地的精髓和本质。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观察到的深刻道理。通过具体而微的“江湖”现象,联想到更广阔的“天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2. 天地心如何,玄默行古今。 注释: 对于天地之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理解贯穿古今。 赏析: 此句进一步探讨了天地之心的哲学含义
注释: 寄张廷实四首 其二 答林待用江湖念亦在京 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 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 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得知友人林待用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后所作。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忧虑。 “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看到江湖的风景,就会生出一种高远、超脱的情感。这里的“江湖”,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美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 诗句翻译: 1. 同年会,爱我同年会,会中皆俊英。 译文:我们都是同一年进入考场的,都是才华出众的才子。 2. 入同奉天殿,出或各专城。 译文:我们一同进入朝廷,有的人在地方上负责治理国家。 3. 譬如一家子,腑肺亲弟兄。 译文:我们就像一家人,彼此关系亲密如同兄弟。 4. 或内而侍养,或外以经营。 译文:有的人在家中侍奉父母,有的人在外负责管理国家。
【注释】 1. 尔虫:你们这些虫子。2. 勿:不要。3. 怆(chuàng)忙:悲伤。4. 是乃灯灼光:这是蜡烛发出的光亮。5. 迷途殆尔福:迷路了大概能给你带来幸福。6. 得路将自殃:得到一条道路,反而招致祸害。7. 尺蠖(huò):一种昆虫,体形像蚕蛾,但比蚕蛾小,有短而粗壮的足。8. 朝来朝太阳: 比喻做事要顺应时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友人张廷实的一首七绝
注释: 题周世祥员外又是一别卷 —— 为周世祥写一篇序文,题目是《又是一别卷》 丈夫出处亦何意,遇流则行坎则止 —— 你出仕还是不出仕,这有什么意义呢?遇到顺境就前进,遇到逆境就停止,这就是你的态度。 都门才喜接春风,而今又是一别矣 —— 刚刚在都城门口迎接了春风,如今又要分别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周世祥的赠言。诗的前两句是对周世祥的人生态度的描绘,即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注释:昨夜,我得到了一个读书的秘诀,便随风寄给我的朋友。 此身跨在云霄上,俯视人间了毫末。 译文:昨晚,我得到了一个读书的秘诀,就随风寄给你吧! 我身在云端之上,俯瞰人间的一切。 赏析:诗人通过“昨夜得一读书诀,因风寄与吾人说”表达了对读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信;通过“此身跨在云霄上,俯照人间了毫末”则表达了自己以高瞻远瞩的视角俯瞰人间,对人生和世界的洞察和理解
解析: 1.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2.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千驷万钟奈尔何。 3. 译文 崇山高耸入云
【题解】 此诗题作《题云谷室》。云谷,指云中之谷。据《列子·汤问》记载:黄帝游于天池山,登玉峦,至云窟,见一老翁在焉。曰:“我居天池之上已久。”帝曰:“请问先生籍与?”曰:“吾与天地为终始,日月为纪纲,四时为身体,阴阳为脉理,群物为五官、四肢,吾与之为春秋冬夏矣。”帝再拜稽首而辞焉。 【注释】 1. 题云(zhǐ yún):题在门上的字。 2. 矗(chu)矗:高耸的样子。 3. 簇(c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