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
【题解】 此诗题作《题云谷室》。云谷,指云中之谷。据《列子·汤问》记载:黄帝游于天池山,登玉峦,至云窟,见一老翁在焉。曰:“我居天池之上已久。”帝曰:“请问先生籍与?”曰:“吾与天地为终始,日月为纪纲,四时为身体,阴阳为脉理,群物为五官、四肢,吾与之为春秋冬夏矣。”帝再拜稽首而辞焉。 【注释】 1. 题云(zhǐ yún):题在门上的字。 2. 矗(chu)矗:高耸的样子。 3. 簇(cù)
【解析】 “四哀诗”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时年杜甫五十岁。这首诗是写给其兄的,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之情和怀念兄长的决心。 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兄弟二人昔日的情谊,第四五句写自己现在的愿望与志趣,最后两句写自己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兄长未竟的事业。 【答案】 译文: 我们兄弟俩过去一起读书,如今你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你的旧约却依然如故。我现在生在这里
题商山四皓图 邹鲁儒生落秦火,诸公正在山中卧。 咸阳宫殿三月红,诸公洞里自春风。 马上英雄饶善骂,骂声不到商山下。 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 君不见李斯韩彭皆菹醢,秦皇汉帝亦安在。 当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间往往想丰采。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邹鲁儒生落秦火:邹鲁地区的儒生因为参与政治而被秦朝焚烧。邹鲁指代儒家学者或学者聚集的地方。 2. 诸公正在山中卧
秋江送别 我爱秋江水,一清清彻底。 清波静涵万古心,清流一泻直千里。 君今从此发脩程,我聊赠此淡中味。 注释: - 秋江送别:指秋天里在江边送别朋友。 - 我:第一人称代词,此处指作者自己。 - 清:清澈见底,透明。 - 彻:完全、透彻。 - 涵:包含、包容。 - 万古心:形容岁月悠长,永恒不变。 - 一泻:水流直下,不回头。 - 直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今:现在。 - 发脩程:出发,启程
我读师省卷,心中惕然不安。 岁月流逝,我已年老,省察自身深感愧对未能如曾子那样。 过去有曾参,每日三省其身,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提高。 现在有盛德,能上承先贤之志,学习曾子。 学习曾子并非易事,学习曾子也并非难事。 自我反省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式,要随地安住自我。 柔和者思虑不随波逐流,刚烈者思想不激扬。 修炼心性必须精进,利益他人不求私利。 如此类推,一刻也不能放松。 此心贯通万端之事
注释:平居喜欢诵读古人的诗句,男子要为国家作出奇功伟绩。却很遗憾我年过三十四岁,这正好是濂溪在担任知县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为国立功、建功立业的渴望。他以古人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成为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年龄,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注释】 1. 程朱: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 2. 践履一意:脚踏实地,专心致志。 3. 负心期:负君之期,有负于君的希望。 4. 古云三十骨骼成:古人说三十岁的人筋骨已经成型。 5. 邓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功臣,曾为大司马,封侯拜将,后辞官归田,以德行为人楷模。 6. 父祖教育良可哀:父亲的教育和教导令人痛心疾首。 7. 客灯独对泪如雨:独自对着灯火,眼泪像雨水一样流个不停。 8.
【注释】 翠微:青山。仲尼: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溟渤:指大海。吞天之势:吞吐云天的气势。足蹑青云:脚踏青云,形容身在云端。扶:扶持;红日:指太阳。男儿:男子汉。 【译文】 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我意气风发登上了泰山的顶峰,与孔夫子同游。放眼望去,茫茫的大海尽收眼底,也把那吞吐云天的气势收为已有,以助我胸中的奇思壮志。脚踩青云直上,挥动长风直上。手扶着红日,阳光明媚地照彻宇宙间
【注释】 1.四哀诗:唐代杜甫作《哀江头》诗,哀悼自己妻儿的死;宋代苏轼作《祭侄女致仕》,哀悼自己侄子的死。后人模仿这种体裁,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悼和追忆,称为“四哀”,本篇即是其中之一。 2.兄嫂相从九地游:兄弟姊妹一起,在地下九泉里游览。 3.古有伯道若知否:汉代伯道(孔文举)曾为母亲守孝三年,后来被举荐为官,但母亲去世时他仍不能释怀。 4.丁宁内人勤恤收: 嘱咐家中的人好好照料她。内人,妻子。
这首诗是《四哀诗》中的第三首,名为“哀嫂死于贞烈”。下面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 - “一死”:意味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 “人生所必有”:表明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向终结。 - “佐逆”:指帮助或支持背叛正义的行为。 - “偷生”:苟且偷生,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 “多白首”:许多人因为不愿意承担后果而到了老年仍然活着。 2. 往往仍出儒绅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