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矩
淮阴 淮河之柳随风摇曳,春风吹过柳絮飘香,平野之上遥望历史长河,感叹兴亡盛衰无常。 译文:淮河的柳树在风中摇曳,春风吹过,带来了花香。站在平野上,遥望着历史的长河,不禁感叹兴亡盛衰的无常。 注释:淮河:古河流名,位于中国中部偏东,流经安徽、江苏两省。柳:柳树。风漫狂:春风拂面,轻轻吹动。刘伶:古代著名的酒鬼,以豪放不羁闻名。台:此处指刘伶的酒台。樽空酹:酒杯空置,无人饮酒。韩信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次姚江散人”为第一句,交代了写作此诗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身份。“车书一统圣皇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统一大业的颂扬之情。“至泽均沾四海滨”一句,抒发了自己对皇帝仁政的感激之情。“作客远看淮甸月,放舟剩载武林春”两句,描绘出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凄凉之景
【注释】 幽居:隐居。胡拱辰:《宋史》载,胡拱辰为南宋著名诗人、学者,其诗作多有名篇,故此处指诗人自己。“耕隐”即隐居生活。 纷纭:复杂纷繁。 俯仰:低头看,仰头视,形容对世事的关注。深资:深深地积累。寄耔耘:指种田。耔,通“莳”,种植;耘,耕耘。 委巷:街巷,引申为平民百姓。 烟花:指花盛开的景象。开满:形容花开放得很多。 清芬:清香。 绿涨:形容春雨下得很大。犁锄:耕种用的农具,泛指农耕之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言的《次胡云屋南湖韵》。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滕六呈祥散作花,梵王宫殿玉为家。 —— 滕六呈祥:指吉祥如意,如花一样绽放;梵王宫殿:佛教中天宫之一,象征神圣之地。玉为家:以玉石装饰的宫殿,比喻珍贵之处。 2. 林间渐见成银树,江上遥看尽白沙。 —— 银树:形容树木如同银色一般,美丽而神秘。白沙:指江上的白色沙滩,可能是在远处观看。 3. 寒拥貂裘围活火,暖同绛帐酌流霞。
这首诗是送给即将赴京的郑教授先生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郑教授先生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九载黉宫教雨施”,意为在京城(黉宫)教书九年,期间如细雨般滋润学子。 2. “又看考绩上京师”,意指再次看到自己的考核成绩被送到京城,意味着可能获得晋升或其他好消息。 3. “驿亭竹叶香浮斝”,描绘了驿站(驿亭)里竹叶茶的香味弥漫
【解析】 “次鹿苑讲主韵”:次于鹿苑讲,这是作者的自序。鹿苑,是佛教语,指佛家讲经说法的地方。 “路入南湖步屧迟”,意思是说,诗人走入南湖边的小路上行走得很慢,这一句写诗人进入南湖边的山中小路,心情显得格外轻松。 “梵王宫阙每遐思”,意思是说,诗人走进南湖边的山中小路后,便开始思考起佛家的事情来。梵王宫阙,指的是佛教的寺庙,这一句写诗人进入南湖边的山中小路后,便开始思考起佛家的事情来。
椿庭寿日客中有感 去年这个时候,我捧起酒杯祝寿,可惜哥哥一个人在外地。 春天到来时,茧窝里暖洋洋歌声嘹亮,竹屋中凉爽宜人风生。 亲友们举杯祝贺,儿孙们拜舞列成行列。 今年却遗憾自己还是一个客人,回头望去家山令人心痛欲裂。 注释:去岁:去年,上一年。兹辰:这个日子,即寿诞之日。怜兄:爱怜的兄长。独客:独自在外作客。在他乡:指远在他乡。茧窝:蚕茧制成的窝。春到:春天到来。暖:温暖。绮席:华美的酒席
西山亭 亭中的草木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只有一条小路显得非常幽静;升沉的乌鸦、兔子究竟归向何处?客人们来时拄着拐杖风也吹得更清爽;人喝醉了钩帘的雨过得也稀少。逝水斜阳同一色,落霞孤鹜每齐飞。浮云富贵非吾欲,且向山中啖蕨薇。 注释: 1. 一径微:一条小道。 2. 乌兔:这里指太阳。升沉乌兔:太阳东升西降。 3. 客:客人。 4. 杖:拐杖。 5. 风生爽:风凉爽起来。 6. 钩帘:挂起帘子。 7.
诗句:陋巷箪瓢乐所居,雅情真与世情疏。杏村雨过春丸药,竹户晴开昼读书。 译文:在简陋的小巷中,用箪瓢作为日常的容器,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雅致的情感与世俗的纷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雨水洗涤了杏花村落的春日,仿佛是春天的丸药,为大地带来生机;阳光透过竹户,照亮了白天的学习时光。 注释: 1. 陋巷箪瓢乐所居:在简陋的小巷中,用箪瓢(古代的饭盒,多为陶土或竹子制成)作为日常的容器,过着简朴的生活。
离家 暮出城门赋远游,乘风缓步到江头。 舟维渡口待潮发,月满沙边生客愁。 良友论文欣裨益,生涯随分敢贪求。 何时脱却江湖念,归老家园卜隐丘。 注释: - 暮出城门赋远游:傍晚时离开城门去远方旅行。 - 乘风缓步到江头:顺着风势慢慢走,到达江边。 - 舟维渡口待潮发:在渡口等待潮汐上涨以便渡河。 - 月满沙边生客愁:月亮高悬在沙滩上,引起思乡之情。 - 良友论文欣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