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显
这首诗是诗人在荫秀亭的即兴之作,通过描写荫秀亭周围的美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爱此园林好”,表达了诗人对荫秀亭周围环境的热爱。这里,“爱”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此园林好”则具体描绘了荫秀亭周边的景色。 第二句“凭高眼界馀”,描述了诗人站在荫秀亭上远眺的情景。这里的“凭高”指的是站在高处,“眼界馀”则表明视野开阔,可以远眺。 第三句“鲸声吞海阔”
谒陵 面辞丹陛谒皇陵,十里桥前尽却乘。 国祚万年绵大统,鼎湖千载忆遐升。 更催玉漏犹残滴,班列丹霄最上层。 祀事已终归去急,拟陈哀颂愧非能。 注释: - 谒陵:拜访帝王的陵墓。这里指作者到皇帝的陵墓进行谒拜。 - 面辞丹陛:在朝堂之上向皇帝表达敬意和请求。 - 十里桥前:形容距离非常近,就像只有一里地一样。 - 却乘:停止前行的意思。 - 国祚万年:国家能够延续很长时间,即国家长久存在。 -
诗句原文: 春期巳尽晓犹寒,吟遍群峰独倚栏。 桃种岂殊仙子宅,松封曾号大夫官。 日长人静门重掩,雨过苔深径不乾。 爱此山林真有癖,早投簪绂未曾难。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清晨依然寒冷,我漫步在群山之间,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吟诵。这里的桃花品种与神仙的居所相似,松树被封为大夫官职,守护着这片土地。阳光普照,人们安静地休息,大门紧闭,雨后泥土上的青苔更加浓郁。喜爱这山林之美,从未觉得困难过。 赏析:
【注释】 南海:指东海。 吴越:泛指东南地区。 幽燕:泛指华北地区。 孔道:大道、通道。 蛟:传说为龙的一种。 蜃(shèn):一种大蛤,形状像楼台,常随海水升降而变化。 绛云:即彩云,古代传说中天上的彩色云霞,常用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岛:指蓬莱、方丈、瀛洲,相传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晴霁(jì):晴朗的天空和放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
朱红宝盒打开,将圣旨送到了尧帝的宫殿,千里跋涉,水陆兼程。 避开尘世的纷扰,置身天外一片宁静,面对着船帆上雨后青翠山色映入眼帘。 离我而去的源泉已陪伴了我三天,茫茫大海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两颗明亮的星星是我所指? 还记得从前游玩赏景的地方,曾经在那里与大家一起喝过酒,醉倒在树林中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宴会的场景和气氛,以及与客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离席因君荐木桃 - 离席:离开座位,即离开宴席。 - 君:指宴会的主人或主人的朋友。 - 荐木桃:向客人敬献桃子作为礼物。 - 注释:这是一种传统的礼节,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宴会开始时,主人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特意向客人们敬献了桃子。 碧缸新酒泻春涛 - 碧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写了边陲古城镇东楼的壮丽风光。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城上危楼控朔庭,百蛮朝贡往来经。 【译文】:城上的高楼控制着北方边疆的朝廷,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前来朝见进贡。 【注释】:镇东楼,指位于长安东北的镇国寺中的高楼,因地势高耸而得名。百蛮,泛指各民族。朝贡,古代封建社会中,周边少数民族定期向中原王朝贡献土产、财物以示臣服。 八窗虚敞堪延月,重槛高寒可摘星。 【译文】
【诗词】 围春庄杂感 其一 三十年来涉宦途,乞归华发半头颅。 依山结屋尘偏静,临水观鱼兴不孤。 野老崎岖寻橡实,林僧谈笑断松腴。 离家几作还家梦,一夜团栾骨肉俱。 【注释】 1. 涉宦途:经历官场生涯。 2. 乞归华发半头颅:指因官运不顺而辞官回家,头发花白。 3. 依山结屋尘偏静:在山中建房隐居的生活。 4. 临水观鱼兴不孤:在水边观赏鱼儿游动,兴致勃勃。 5. 野老崎岖寻橡实
注释: 寻常拂拭旧琴星,心赏音谐手未停。 郭外探春花欲发,庭前欺雪竹还青。 风回海钓机心息,月上山窗尘梦醒。 晓起教儿读周易,客来休问太玄经。 赏析: 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琴声、花、竹、海钓、月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诗人还通过教导孩子读《易经》和《太玄经》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即席赠士常 病后休闻久废诗,强开涓滴共相知。 也堪筋力逢春健,不为盘餐竟日辞。 庭雀脱笼舒倦翼,辙鳞惊雨振枯鬐。 相看各有飞扬意,醉解吴钩赠别离。 注释: 即席赠士常:在酒席上送给士常(张士常),也就是赠给张士常的一首诗。 病后休闻久废诗,强开涓滴共相知。也堪筋力逢春健,不为盘餐竟日辞。庭雀脱笼舒倦翼,辙鳞惊雨振枯鬐。相看各有飞扬意,醉解吴钩赠别离。 译文: 病后很久没有听到你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