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巳尽晓犹寒,吟遍群峰独倚栏。
桃种岂殊仙子宅,松封曾号大夫官。
日长人静门重掩,雨过苔深径不乾。
爱此山林真有癖,早投簪绂未曾难。

诗句原文:

春期巳尽晓犹寒,吟遍群峰独倚栏。

桃种岂殊仙子宅,松封曾号大夫官。

日长人静门重掩,雨过苔深径不乾。

爱此山林真有癖,早投簪绂未曾难。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清晨依然寒冷,我漫步在群山之间,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吟诵。这里的桃花品种与神仙的居所相似,松树被封为大夫官职,守护着这片土地。阳光普照,人们安静地休息,大门紧闭,雨后泥土上的青苔更加浓郁。喜爱这山林之美,从未觉得困难过。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诗人的早晨朝会诗为基础,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诗人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和独立。萧显用唐人早朝的韵律来创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古典韵味。

诗人以“春期巳尽”开始,传达出时间已经进入了初春时节。接着,他用“晓犹寒”来形容清晨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冬日的余韵。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春天的寒冷与生机并存。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吟遍群峰独倚栏”,这句表明诗人漫步于群山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独倚栏”则表现了诗人孤独而又享受的状态,他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诗人转向了对具体植物的描述。“桃种岂殊仙子宅”中的“桃种”象征着春天和生命力的象征,而“仙子宅”则暗指桃花的美丽如同仙境中的景象,令人陶醉。这种比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紧接着,诗人转向了对自然更深层次的理解。“松封曾号大夫官”,这里的“松封”可以理解为松树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被赋予了人文的尊崇。这种表达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日长人静门重掩”和“雨过苔深径不乾”两联,都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沉思和观察。“日长人静”反映了时间的宁静和人的心境的平和,而“雨过苔深径不乾”则描绘了一种雨后天晴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洗礼和自然的净化。

《述事用唐人早朝诗韵》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情感深沉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独特世界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