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翁过洞仙,杖藜浑不惮跻攀。
琴书携取消晴昼,水石凭将慰老颜。
闲把纶竿清濑处,醉眠茅屋白云间。
有时徙倚阑干立,目断孤鸿天外还。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的陆游,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志在报国而壮志难酬的爱国诗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闲居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六十九翁过洞仙,杖藜浑不惮跻攀。
六十九岁的老人走过洞口仙人石刻,拄着拐棍却毫不费力地攀登上去。

琴书携取消晴昼,水石凭将慰老颜。
带着琴书去消受晴好的白昼,靠着山泉和石头来安慰老迈的容颜。

闲把纶竿清濑处,醉眠茅屋白云间。
闲暇时拿起钓竿到清澈的水边钓鱼,醉倒在茅草屋中,躺在白云之间。

有时徙倚阑干立,目断孤鸿天外还。
有时候站在亭子的栏杆上远望,直到远处的归鸟消失在天际才肯离去。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体现了作者闲适、悠然的生活态度。首联写老人登山不辞劳苦,颔联写借自然美景消磨时光,颈联写垂钓与云间的茅草屋,尾联则写登高望远的逸兴。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世事的淡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