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潮声十里闻,气连霄汉自氤氲。
舟航吴越长风便,襟带幽燕孔道分。
蛟在室中吞怪物,蜃成楼处见妖氛。
有时三岛开晴霁,仿佛群仙拥绛云。
【注释】
南海:指东海。
吴越:泛指东南地区。
幽燕:泛指华北地区。 孔道:大道、通道。
蛟:传说为龙的一种。 蜃(shèn):一种大蛤,形状像楼台,常随海水升降而变化。 绛云:即彩云,古代传说中天上的彩色云霞,常用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岛:指蓬莱、方丈、瀛洲,相传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晴霁(jì):晴朗的天空和放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将东海的壮美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入夜潮声十里闻,气连霄汉自氤氲”,写海潮之声传入十里之遥,其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仿佛与天空相连接,弥漫于天地之间。这两句诗通过夸张手法,描绘出海潮之声之大、气势之雄,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海潮之中,感受到大海的磅礴气势。
颔联“舟航吴越长风便,襟带幽燕孔道分”,写船只在吴越地区乘风破浪,如同身披锦绣般的衣襟,轻松自如地航行;同时,海上之路也如同一条腰带,将两地紧紧相连。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顺滑和便捷,以及两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颈联“蛟在室中吞怪物,蜃成楼处见妖氛”,写海中蛟龙吞食怪兽,而蜃楼出现时则能看到妖魔鬼怪。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海中生物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海洋景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寓意着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不可轻易得罪或轻视。
尾联“有时三岛开晴霁,仿佛群仙拥绛云”,写有时大海会迎来晴朗的日子,让人感到仿佛仙境一般。这两句诗通过想象手法,将大海的美景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大海的壮美景色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