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显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士常席上送乃兄士仪 - 注释:“在宴会上,经常用酒席来送别兄长士仪。”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宴会这个场合来表达离别之情,显示了友情的深厚。 2. 东楼杯酒惜离群 - 注释:“在东楼设宴,以杯酒表达珍惜离别之友的心情。”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朋友在宴会中饮酒作乐、相互祝福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不舍。 3. 柳色春光日未分 -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的陆游,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志在报国而壮志难酬的爱国诗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闲居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六十九翁过洞仙,杖藜浑不惮跻攀。 六十九岁的老人走过洞口仙人石刻,拄着拐棍却毫不费力地攀登上去。 琴书携取消晴昼,水石凭将慰老颜。 带着琴书去消受晴好的白昼,靠着山泉和石头来安慰老迈的容颜。 闲把纶竿清濑处
【注释】 五粒松:松树。 一草亭:指草屋亭子。 四窗虚敞:指窗户敞开。扃(jióng):闭。 乾坤:天地。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比喻朋友。 东林:佛教寺院名。修净社:佛教团体名。 摩挲(sāo):用手指轻轻抚摸。华表刻蚀残铭:指石碑上刻的字迹。 杏花:一种花卉。 飘红雪: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 深杯: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广恩寺时所作。全诗以游广恩寺为背景
即席怀鸣治 风流不见谢临川,俊逸空惭李谪仙。 得句向人谁可否,论交于世几方圆。 小车望断幽花外,短屐行来古树边。 落日在庭犹拥彗,不胜春思满离筵。 注释: 即席怀鸣治:即席,在席上;怀,怀念;鸣治,指诗人自号。 风流不见谢临川,俊逸空惭李谪仙:风流,风度、才华出众;谢临川,谢灵运,东晋著名文学家,以山水诗闻名;李谪仙,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的诗风著称。 得句向人谁可否
永光寺送大参周子建 春风将解潞河冰,把酒分歧意未能。 山寺有僧留夜榻,野航无伴对寒灯。 江南芳草随人绿,海上遥山隔树层。 踏遍中原今万里,五云高处看飞腾。 注释: 1. 永光寺送大参周子建:这是在永光寺为大参周子建送行的场景。大参,古代官名,是中央官署中负责典守、记录等事务的高级官员。周子建可能是周姓的学者,或者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2. 春风将解潞河冰:春天的风将要解开潞河的冰。潞河
诗句原文: 十年曾记此中游,今日重来未白头。 杨柳柴门孤犬吠,桔槔蔬圃一泉流。 行携野酌随阴坐,醉听溪童隔水讴。 城市绝怜丘壑地,不须更问五湖秋。 注释: - 十年前我曾在这个地方游玩过。 - 今天再次来到这里,但已经没有年轻时的容貌了。 - 杨柳摇曳着,柴门旁边只有一只孤犬在吠叫。 - 桔槔和蔬菜园子之间流淌着一股小瀑布。 - 我带着野酒在树荫下坐下来,听着隔在对岸的孩子们唱歌。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游广恩寺 其二 惯客山童说果名,又将幽事恼春情。 杏林百匝寻奇句,竹院三回说旧盟。 酒瓮倒倾杳不断,花枝频折意还生。 林鸠唤雨催行急,敢为田家惜此声。 注释: 1. 惯客山童说果名,又将幽事恼春情。 解释:这里的“山童”指的是山中的童子,他们常常给游客讲述一些关于寺庙的故事或传说,而这里的“果名”可能是指寺庙中种植的果树的名称
【注释】 海水周遭:指慈恩寺四周环以海水。 塔铃:佛塔上的风铃。 石藉凉生:指寺院中的石头经风雨的浸染而变得清凉。 鹤避茶烟:指寺院中的僧人在烧茶时,用茶香驱走鸟儿。 燕冲花雨:指燕子飞过时,带起花瓣飘落。 酒酣不尽登临兴:指饮酒畅饮后兴致勃勃地登上寺院。 击节聊为马上讴:指一边击着拍子,一边唱歌抒发情感。 【赏析】 《游慈恩寺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注释】 咫尺:很近,非常近。 知心念:心里惦记。 玉堂:指皇帝的内廷。 盆池:指庭院中的池塘。 鸣阶:指台阶。 霁(jì):雨停天晴。 残红:落花。 拥盖:用花覆盖在头上。 浮白:指喝酒。 诗:指诗词。 高轩:高高的车篷。这里指车子。过之:经过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二月一日,与张鎡同游听雨亭后所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对听雨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端溪研 千年山骨漱江流,谁凿端溪一片秋。 清润每疑含宿雾,澄泓长似注寒湫。 玉堂有客凭挥翰,油幕何人待运筹。 因意通家王太史,并将珠玉为君投。 【注释】 ①端溪:一种砚石,产于广东肇庆。 ②“千年”句:说端砚的质地坚硬细腻,经过千年的琢磨仍然像新制一样,能够磨出墨汁。 ③“谁”句:说端砚的质地清润,好像还留有隔夜的云雾;它那澄澈的深潭,好像可以注入寒冰形成的水潭。 ④玉堂:指翰林学士院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