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注释】 双溪:即双溪浦。双溪浦位于今浙江余姚境内,是会稽山的支流之一。红雨:指春雨。绿烟金穗:形容柳树的枝条上挂满了嫩绿的细条和金黄色的穗子。燕子掠晴沙:燕子掠过晴朗的沙滩。小风三月影,袅袅腰肢:小风吹拂下,细长的柳枝摇曳生姿。袅袅:柔弱的样子。腰肢:指柳树柔美的姿态。春醉美人斜:春风中,柳树仿佛美人般婀娜多姿。斜:倾斜、弯曲的意思。绾离愁、不在天涯:心中充满了离愁,却不在天边。绾:系结。
诗句释义: 新篁摇醉影,端阳过了,凉雨四山秋。故人天际去,几日荷花,红到镜香楼。林西月子,未黄昏、先上帘钩。烟寺暝,夜堂吹角,知白老僧头。双流。当官驿路,望子燕山,坐一灯人瘦。定几时、吴淞觅句,江树归舟。 1. 关键词解释: - 新篁摇醉影:描述新长出的竹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摇晃着诗人的醉意身影。 - 端阳过了,凉雨四山秋:端午节过后,天气转凉,雨水滋润了四周的山峦,秋天的气息逐渐浓厚。
【解析】 “玉闺人健否”,意思是问闺中人是否安康。“井干半月”,意为井干了整整半个月了,这里指时间久长。“孤客未还家”,意谓旅居他乡的游子还没回家。“酒阑松所夜,人似春明,门外即天涯。”意思是酒喝尽了,松林里过夜,外面就是天边的地方。“蛛丝药裹,镜奁边,知断铅华。”“蜘蛛网缠住头发,药包紧束着容颜,知道这铅粉已用尽。”这里的“药”是“以药敷面”之意。“无限思、兰缸一点”,“兰缸”是指油灯
【注释】 ①彭山:在今四川省眉山市。 ②乱滩:湍急的水流。 ③恒河:印度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 ④青神:县名,位于四川中部,峨眉山北麓。 ⑤平羌:古县名,治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即岷江上游的一带地区。 ⑥桑麻(má):桑树和麻类植物。这里指农田。 ⑦捞虾:捕虾捉鱼。 【赏析】 《渡江云》,词牌名。又名“江上春”、“渡江云十八首”等。《渡江云》为宋人周邦彦所作。这首词是其代表作之一
那回曾记否,倚蓬窗剪烛,絮语别杭州。 译文:还记得吗?曾经在船篷旁靠着窗户点着蜡烛,和妻子絮絮叨叨地告别杭州的情景吗? 注释:“那”指“曾经”。“倚蓬窗”指的是靠在船篷旁的窗边。(“倚”是依靠的意思,“蓬”是船篷,“窗”是船上的窗户。)“剪烛”指的是点着灯剪烛芯。(“烛”是蜡烛。)“絮语”是絮叨、啰嗦的意思。(“絮”指像丝线一样细软的棉絮。)“别杭州”,是指离开杭州。(“杭州”是现在的浙江省省会
【解析】 “感事怀人,书寄王午桥、李闰生诸友”为第一层。首句点明游历燕京的缘由——因被朝廷征召而被迫离开。“燕台”即燕京,故址在今北京城西南。“十年”指作者与友人分别已经十年。第二句写离别之情。燕市是当时京都繁华的商业区。酒旗飘飘,酒肆林立,是人们游逛的好去处,所以作者说“春风燕市酒”。第三句写在酒肆中饮酒作乐,豪饮大醉的情景。第四句写在燕市上闲逛时看到的情景。“花压帽檐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提示,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 ①“渡江云”是词牌名。②第一、二句:“春明再到”点明时序,暗示词人的怀念之情。③“人事都非”写物换星移,人事全非的伤感。④“崔护萧郎”指唐代诗人崔护。⑤“一时同感”指词人与崔护有共同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如下词语:“湖天”“生香”“鲈乡”。 【答案】 旧游何处觅?冰绡尺幅,淡碧写湖天。湖平诗意远,觅个青蓑,小艇泛凉烟。生香不断,访梅花、戴雪庐边。有数点、素鸥迎棹,仿佛石湖仙。那年:鲈乡村树,遂得初衣,佳景堪留恋。须重向、溪阴种柳
这首诗是苏轼在壬申年(公元1082年)的冬日大雪中,对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怀念之作。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西风吹暮雪,寒禁水驿,倦客惨将归。 - 西风和暮雪一起吹来,寒冷到了水路驿站。 - 疲倦的旅人将要回家。 2. 峭帆迷寸碧,木落淮南,望断片云飞。 - 船帆在薄雾中显得模糊不清,秋天的树木已落下。 - 远处的云彩仿佛在飞逝,让人无法看清远方。 3. 梅边旧约,算只有饥饿斜晖。 -
《渡江云·忆绿窗调笑》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回忆当年与爱人相会时的情态,下片抒发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及其别后相思之苦。 译文 当年的情绪,怀念着绿窗下你娇媚的笑脸,细语轻言爱着吴侬软语的女子。当流苏微微摇响时,自己暗自思量着风流韵事,而她在画像屏中如花般娇艳动人。闲来无事,我倾听着戍楼上的角声,那一声声的鸣叫,仿佛都在滴落着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