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闺人健否。井干半月,孤客未还家。酒阑松所夜,人似春明,门外即天涯。蛛丝药裹,镜奁边,知断铅华。无限思、兰缸一点,书不到秦嘉。
窗纱。银尊注处,锦水归来,笑当年初嫁。谁料得、秋水瘦燕,病比寒鸦。朝飞蟢子松裙带,送暗香、明月疑它。幽梦醒,窗前一树梅花。
【解析】
“玉闺人健否”,意思是问闺中人是否安康。“井干半月”,意为井干了整整半个月了,这里指时间久长。“孤客未还家”,意谓旅居他乡的游子还没回家。“酒阑松所夜,人似春明,门外即天涯。”意思是酒喝尽了,松林里过夜,外面就是天边的地方。“蛛丝药裹,镜奁边,知断铅华。”“蜘蛛网缠住头发,药包紧束着容颜,知道这铅粉已用尽。”这里的“药”是“以药敷面”之意。“无限思、兰缸一点”,“兰缸”是指油灯,这里指油灯上燃着的蜡烛光。“书不到秦嘉。”“秦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诗人。“窗纱。银尊注处,锦水归来,笑当年初嫁。”“窗纱”是指窗户上的帘子。“银樽”是指酒杯,这里指斟满的美酒。“锦水归来”是说从锦江回来。“笑当年初嫁”指女子刚嫁给丈夫的时候。“谁料得、秋水瘦燕,病比寒鸦。”这是说没有想到秋日里的燕子已经变得那么瘦小了,而且比寒鸦还要憔悴。“朝飞蟢子松裙带,送暗香、明月疑它。”意思是早晨飞来的蟢子就像松树飘下的裙带一样轻盈,送来阵阵幽雅的香气,却让明亮的月光怀疑它是什么东西。“幽梦醒,窗前一树梅花。”意思是在朦胧的睡梦中醒来,只见窗外有一株梅花。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作者于铁华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词中通过抒情写景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情调悲凉。
上片先写闺中人的境况和词人自己的孤独寂寞之苦。
起句“玉闺人健否”,直抒胸臆,表明词人对闺中人的关切与惦念。接着“井干半月,孤客未还家”,说明词人漂泊异乡已有一段时间,而闺中人仍在家中等待。“酒阑松所夜,人似春明,门外即天涯”三句描写词人在松林中的夜晚,以及他与闺中的相别,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下片主要描写闺中人的境况以及词人自身的相思苦闷。
首句“蜘蛛网缠住头发,药囊紧紧系住容颜,知道这铅粉早已用完”四句,描绘闺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她的寂寞、空虚和无奈。“无限思”三句,写闺中人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词人自己的内心痛苦。“窗纱”三句,写闺中人在灯下读书的情景,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谁料得、秋水瘦燕,病比寒鸦。”三句,进一步揭示了闺中人的悲惨命运及她的愁苦之情。“朝飞蟢子松裙带”,写闺中人早晨起来整理发髻的情景,也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眷恋和思念。“送暗香、明月疑它”二句,写闺中人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幻觉。“幽梦醒,窗前一树梅花”二句,写闺中人在深夜醒来时看到窗外盛开的梅花,由此想到丈夫远行在外,不禁黯然神伤。
整首词情感真挚,笔法自然流畅,语言清丽婉约。词中通过对闺中人和丈夫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