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风渐紧,虫生应和,唧唧透窗纱。
异乡佳节至,何处登高,隔水尽蒹葭。
登楼凝望,只一片、疏柳啼鸦。
想此日,茱萸遍插,分不到天涯。
堪嗟。
卷帘人瘦,瑞脑香斜。
念旧时篱下。
辜负了、黄昏时候,谁对黄花。
如今且尽尊前酒,怕秋光、又落谁家。
秋有信,奈何水隔天遮。

这首诗是苏轼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秋深风渐紧,虫生应和,唧唧透窗纱。”

  • 注释:“秋深”表示秋天已深,天气转凉;“风渐紧”描绘了秋风逐渐变得强劲;“虫生应和”指的是蟋蟀开始鸣叫;“唧唧”形容蟋蟀的叫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

第二句

“异乡佳节至,何处登高,隔水尽蒹葭。”

  • 注释:“异乡”指非家乡的地方;“佳节”指的是重要的节日;“登高”是中国传统习俗,尤其在秋季,人们喜欢登高赏景;“蒹葭”是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水边的景色。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无法与家人共度佳节的孤独感。

第三句

“登楼凝望,只一片、疏柳啼鸦。”

  • 注释:“登楼”指的是登上高楼;“凝望”表示凝视远方;“疏柳啼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疏落的柳树间有乌鸦在哀鸣。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第四句

“想此日,茱萸遍插,分不到天涯。”

  • 注释: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常用于端午节;“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不能回家过节的无奈。

第五句

“堪嗟。卷帘人瘦,瑞脑香斜。”

  • 注释:“堪嗟”表示值得叹息;“卷帘人瘦”描述了因思乡而消瘦的人;“瑞脑香斜”指的是香烟袅袅上升,斜着飘散的样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卷帘人的消瘦和香烟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

“念旧时篱下,辜负了、黄昏时候,谁对黄花。”

  • 注释:“篱下”指的是篱笆旁边;“黄昏时候”指黄昏时分;“黄花”指的是菊花,古人常以菊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赏析:这句诗回忆了过去在篱笆下度过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

第七句

“如今且尽尊前酒,怕秋光、又落谁家。”

  • 注释:“尊前酒”指的是酒杯中的酒;“秋光”指秋天的光景;“又落谁家”表示不知这些美丽的秋光将落入谁家。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担心自己的生命像秋天的光景一样短暂。

第八句

“秋有信,奈何水隔天遮。”

  • 注释:“秋有信”意指秋天的到来是有征兆的;“奈何”表示无奈;“水隔天遮”用来形容秋天的到来似乎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到来,却总被阻隔在外。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季节变换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