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综群流。
绛帷教女预从游。
长日书声知可惜,难由。
淮水东流身上舟。
阿妹莫深愁。
掩卷还应相忆否。
问字元亭须已矣,谁俦。
难与为言是可忧。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呈:赠送。冯庵先生:即冯延巳,五代时期著名词人,字正中,广陵人(今江苏扬州人)。有《阳和集》。兼:赠与。季兰妹:作者的妹妹。绛帷:红色的帷帐,代指闺房。预从游:提前跟随学习或游玩。长日书声知可惜:漫长的时光里听到读书的声音,令人感到可惜。难由:难以通过。淮水东流身上舟:淮水向东流淌,就像自己随着水流漂浮。身上舟:随水流漂泊的意思。掩卷还应相忆否:收起书本的时候,是否还会相互思念呢?掩卷:收起书本。应:应该。相忆否:是否思念。问字元亭须已矣:元亭是冯延巳的住所。“问字”是古代文人雅集时的一种活动,即相互讨论诗文、切磋学问。须:需要。已矣:已经结束。谁俦:谁是志同道合者。俦:同伴。
【译文】
我的学识渊博,可以跟众多的人一起探讨。
红色的帷帐中,我提前跟随学习或游玩。
漫漫的长日里,听到读书的声音,真让人感到可惜!
难以通过淮水向东流淌,身体随水流飘泊。
收起书本的时候,你是否能与我互相思念?
在元亭这个地方,我们的“问字”活动已经结束了!
谁会是我真正的同道朋友,值得我为之忧虑不已?
【赏析】
此为词人送别其妹冯季兰而作。全词以问答的形式,写词人对自己学问渊博、能与群贤交往的自豪自得以及与冯季兰分别后的无限依恋之情。
开头两句说:“学识综群流”,意思是说自己有广泛的知识和才能。这一句既是对冯延巳的介绍,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负之情。冯延巳是五代时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可见词人的才华非同一般。这几句的意思是:“我的知识面很广,可以跟众多的人一起学习讨论。”
“绛帷教女预从游”,意思是“红色的帷帐中,提前陪伴着你一起学习”。这里用“绛帷”来描绘闺房的环境,突出了词人对学习的热爱,以及他愿意把时间都花在学术上的决心。同时,这也是对姐姐的一份深情厚意,表示自己愿意提前陪伴她学习,让她在学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接下来两句,“长日书声知可惜,淮水东流身上舟”,意思是“漫长的日子听着书声,真让人感到可惜。淮水向东流淌,就像自己随水流飘泊一样”。“淮水东流”象征着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离别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阿妹莫深愁,掩卷还应相忆否”,“阿妹莫深愁”意味着“不要过于悲伤”、“不要过于忧愁”。“掩卷还应相忆否”则表达了词人对姐姐的牵挂之情,希望她能够忘记忧愁,回忆起他们之间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问字元亭须已矣,谁俦”,意思是“我们在元亭这个小村庄的‘问字’活动已经结束了!谁会是我真正的同道朋友,值得我为之忧虑不已?”“问字元亭”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互相探讨学问的一种方式,而“须已矣”则表明这种活动已经结束了。词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词人自己学识渊博的描述以及对姐姐的深情厚意的表达,展现了他对于学术的追求和对姐姐的关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姐姐的牵挂,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