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温诏:温和的诏书。致仕:辞官退隐。进曾:指曾经在朝廷担任过重要职务。冥鸿:比喻高飞远去的人。昼锦:指朝廷赏赐彩缎,喻指升官晋爵。沁源:地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人以李司徒为例,表达了对友人辞官归隐的赞赏之情。首联写李司徒受皇帝之召,辞官还乡;颔联写李司徒曾居要职,现在退隐,却依然保持其本色;颈联写李司徒退后的生活如日中天,而自己则如初生之阳,充满朝气
【注释】 今日:今天。姑苏郡:苏州的别称。耆英:指年高德劭的人士,即贤能之士。刘伯寿:刘禹锡的字。黄麻礼数:皇帝下诏书给大臣,通常用黄色的麻纸书写,所以称“黄麻”,这里指皇帝下诏任官的礼仪。冥鸿:古代传说中,一只叫子爵的大雁从北海飞回南方时,翅膀上落满了雪,人们说它乘着北风飞回南方,因而称为“归雁”或“南征雁”。后因以“冥鸿”比喻远行的人。 【赏析】 此诗是送刘禹锡赴苏州刺史任
【注释】 1. 非引:不邀请。 2. 斗牛:二十八星宿中斗宿和牛宿,这里代指天空。 3. 溷(hùn):污浊、肮脏。 4. 至乐:最大的快乐。 5. 余欢:多余的欢乐。 6. 溪上有群鸥:形容心情恬淡。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二弟允迪和允恕的殷切期望之情。 前两句写登高望远的景致,“非引”二字点明诗人不是有意登楼,而是登楼后自然产生的想法。“楼高近斗牛”,言高楼耸入云霄
【注释】: 次韵答周德孚员外 其一并泛长河远,同朝紫禁尊。 语传晨缆解,谈款夜灯存。 柳幄笼村店,湍雷殷闸门。 陟明堪豫贺,公道谢攀援。 译文: 我们一同泛舟在长河之上,共同侍奉着皇帝的尊贵之身。 早晨我们的话语传达到了,解开了早晨缆绳上的结扣;夜晚我们畅谈着,点亮了夜幕下的灯火。 村庄周围是柳树环绕的景象,水流冲撞着闸门发出轰鸣声。 登上高处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我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其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内容,逐项进行比对分析,把握其与原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最后结合具体诗句,逐一对应分析。 “岩崖矜险绝”,岩崖:山崖;矜:自夸;“筋力副攀缘”,筋力:指力气或力量;副:助益;攀缘:攀登,这里指攀援;“自作从龙起”:比喻自己奋起而成为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意思来分析,理解诗句意思。“官桥柳乍黄”的意思是:官员的桥梁旁的柳色已经变得金黄。“姓名铨部籍”,意思是:你的姓名已经被选入吏部,可以进入仕途了。“蒲笋故人觞”,意思是:你的朋友会用美味的菜肴来招待你,让你品尝家乡的味道。“多暇日”,意思是:你有很多空闲时间。“旧学好商量”,意思是:你可以与老朋友一起讨论学问和技艺。 【答案】
【注释】 大司寇:官名。汉御史中丞、廷尉等皆称大司寇,故以之称御史台长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林见素:即林光朝,字见素,浙江余姚人。明初为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后被削职闲住。天顺二年(1458)卒,年七十七岁。朝见:朝拜天子。出京:离开京城。谒武夷精舍:到武夷山的精舍去拜访。宿武夷:住宿在武夷山。自寿诗凡四首依韵奉答:我写了四首《自寿诗》并依照原韵作了回答。其三:这首诗是第三首《自寿诗》的标题
注释: 犹存乐水心,轩槛喜平临。 高树鸣天籁,轻云结午阴。 犹存乐水心,轩槛喜平临。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仍然保持着对乐府的热爱,喜欢在轩槛上平视着乐府。 高树鸣天籁,轻云结午阴。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高高的树木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天籁一样;而轻飘飘的白云则在阳光中凝聚成一片阴凉。 地偏幽事足,江迥远书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地方偏僻,可以从事一些幽雅的事情;由于江流遥远,书信难以到达。
以下是《大司寇林见素先生朝见之日余适出京承见示谒武夷精舍宿武夷自寿诗凡四首依韵奉答 其四》的逐句释义: 1. 一酌金陵酒,分飞二十年:这里描述了与友人共饮金陵酒的场景,同时回忆起了分别已经二十年的时光。金陵酒可能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酒,象征着友情和回忆。"分飞"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因公务或私事而不得不分开,二十年的时光在这一刻被拉长,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距离感。 2. 谁教宫漏底,相见烛光前
【注】允迪、允恕:作者弟名。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情趣的描绘。全诗以“非引”(即不去登楼远眺)开篇,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贪荣华富贵,而追求自然恬静生活的思想;中间八句写隐居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隐士之愁,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首联“非引勿登楼”,是说不要登上高楼去欣赏远处的景色。诗人认为只有摒弃世俗的名利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