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注释】南浦:古地名。和圣传寄内:指王安中写给妻子的情书。 山花笑客,笑春来、门外即春明。惹得檀郎吹笛,千种玉关情。树树淡黄杨柳,雨和风、搅梦到三更。算哥哥行迹,半湖青草,湿了鹧鸪声。 【赏析】“笑客”,是说山花开时,客人来了,它们也含笑欢迎;“笑春”,是说山花开在春天里,它好像在笑迎春天到来一样。“门前即春”,是说客人来了之后,门一推开就看到满眼春色。“惹”字写出花的可爱
【诗句】 南浦 · 朱藤,用张春水韵 【注释】 - 南浦:地名,这里指代作者的住所。 - 朱藤:红色的藤蔓,这里指的是门前的紫藤花。 - 松架:门楣上雕刻的松木架子。 - 满庭芳:整个庭院都是芬芳。 - 多罗窗晓:多罗窗户在清晨被阳光照得明亮。 - 璎珞一团云:璎珞是古时妇女头上的装饰物,这里比喻紫藤花。 - 蜂声闹、苔上凤靴人扫:蜜蜂在苔藓上忙碌地采蜜,有人清扫着凤形的鞋子。 - 玲珑透雨
《南浦·春柳,玉田韵》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逐句释义: 1. 新雨淡黄生:新下的雨水使空气中弥漫出淡淡的黄色。"淡黄"指的是雨后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和植物残留物的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生"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这种颜色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新生的气息。 2. 占了娇莺:娇莺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更加生动
南浦·中秋泛舟浣花溪 一水沁诗心,坐扁舟,天容绿遍秋半。烟树满城南,玻璃皱,消得酒痕风软。从来此地,少陵一一经行惯。草堂路转。奈寒碧千畦,浣花人远。 注释:一水的流动仿佛能沁入我的诗心,我坐在小船里,眺望着这宽广的江面,天空的颜色在秋天的阳光下变得翠绿。烟雾缭绕的树木遍布整个城南,就像一面玻璃被吹皱了一样。这里的酒迹已经被微风轻轻拂平,留下淡淡的痕迹。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注释】 (1)南浦:即《南浦别》“江南烟水路。” (2)梅花开了,倚雕栏相对酒初醒。几点小山寒翠,寂寂锁闲庭。(首联) (3)翠被安排睡也,听玉龙吹澈怨江城。(颔联) (4)但如今不管,暗香阵阵,疏影更轻轻。(颈联) (5)斜月半明半暗,到窗前夜已过三更。(末联) (6)为间水边风底,立黄昏几度冷清清。(尾联)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愁绪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全词在表现手法上
【注释】 庚辰:指宋高宗绍兴三年,即公元1132年。生朝:生日。过清明、年光寄在杨柳:清明节已过,春色正浓,杨柳发新芽。“杨柳”句,点出时令。过清明、杨柳新绿。欺鬓(pín)恼东风,工薰染:春天的风轻拂过来,吹乱了秀发,使人感到恼人;柳条随风摇曳,绿波荡漾。惟许绿波痕透:只有那绿波荡漾的柳枝才能透过我的秀发。无言抚镜,惜花非为相思瘦:我无心梳妆打扮,对着镜子,不是为了思念远方的人
南浦 · 题龙岩湖上斋舲图 两堤晴翠,载琴书、闲访白鸥邻。睡起青山一笑,如待冶游人。难得承平年少,便文章、诗酒也精神。借微波写梦,斜阳绘影,高卧枕溪云。 注释: - 两堤:指湖边两条长堤。 - 晴翠:晴天时绿色显得更加鲜明。 - 载琴书:携带着琴和书籍。 - 闲访白鸥邻:悠闲地拜访白鸥邻居(即鸥鸟)。 - 青山一笑:面对青山露出笑容。 - 承平年少: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人。 - 文章:文学才华。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鉴赏古诗,首先要把握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前四句写景,“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晚空像明净的镜子,看那烟雾缭绕的群山,层层重叠地蹙缩着离愁。这两句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晚空如明净的镜子,烟峦如重重的皱折;山峦间云雾缭绕,仿佛在蹙聚着离愁。“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注释】: 绮窗晴雪,看天涯、又漏一丝春。略有冬心未褪,还借兽炉温。已是经年离别,倩冰奁、重照旧啼痕。怅铢衣寒峭,银灯梦浅,无赖是黄昏。 曾记元宵楼阁,采明珠、点染倚栏人。卷起潇湘帘子,流水认前身。忽忽芙蓉远道,望烟波、江上总销魂。想颦妆亸影,携琴写怨,残月下重门。 南浦 · 咏水仙和钱筱南茂才符祚韵 绮窗晴雪,看天涯、又漏一丝春。略有冬心未褪,还借兽炉温。已是经年离别,倩冰奁、重照旧啼痕
南浦·从玉田本题岳馀山鸿庆闹红一舸图 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 最怜那日西湖,记招蝶、盟鸥段家桥畔。凉约美人寻,花阴动、秋在湘裙罗扇。轻盈易别,采芳空寄瑶琴怨。输与鸳鸯三十六,长是水云闲散。 赏析: 《南浦·从玉田本题岳馀山鸿庆闹红一舸图》是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