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注释】 ①圭组:玉制的礼器。 ②股肱:比喻辅佐君主的重臣。 ③虚薄滥先登:谦虚地推辞,说自己没有才能而得到任用。 ④诸子:指朋友。 ⑤士元:作者自谓其字。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当时张籍在长安任国子监校书郎,与郑余庆、陈京、王涯等为同僚,这首诗是诗人与同僚告别后所作。首联以“世业传圭组”点出自己家学渊源,“江城佐股肱”点明自己在京城的职责和任务。颔联承上启下,写自己的职责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推能者:推举有能力的人。勤王:勤于王室,指保卫国家。荆府:荆州的官署。观风:视察民情。按察:巡察。乘骑:骑着马。度荆关:通过荆州关口。开筵:摆好酒宴。征轩:征召的车子,即征车。郢门:楚国旧都城名,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左传》庄公四年:“(楚子)入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的是贾升主簿之荆府,即去赴荆州任知府事。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景,写景中含情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后两句写别后。“导漾自嶓冢”,“漾”指水流,“嶓冢”即嶓冢山,在四川奉节县东,是长江三峡的分水岭,故称“导漾”。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乘船顺流而下,从嶓冢山启程,向东驶入汉水流域。“东流为汉川”,“汉水”,今名丹江,源出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山,北流至汉口注入长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去路是由东而西流向汉水流域。“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维桑君”,即王大校书
诗句: 西上游江西,临流恨解携。 译文:我沿着江边向西游历,看到江西的景象让我心生留恋,却又因为要离开而感到遗憾。 注释:这首诗的首句“西上游江西”指的是诗人沿着江水往西行走,欣赏江西的自然风光。“临流恨解携”中的“临流”表示面对江水,而“恨解携”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西游览时的心情,既欣赏到了美景,又因离别而感到难过。 赏析
注释: ①献策金门去:献策,出主意;金门,皇宫大门。指献计于皇帝,被任用为官。 ②承欢彩服违:承欢,依从父母之命。彩服,指彩色礼服,古代只有天子才能穿着彩服,这里借指官职。违,违背。 ③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以,因为。吾一日长,我活的时间长一些。以我寿命长久,却要怀念你像天上星星一样稀少。 ④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昏定,黄昏时分,天黑了。温席,让被褥温暖。寒多,天气寒冷。未授衣,没有衣服。
【解析】 此为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是说诗人侧身于宴席之中,聆听着乐工的歌唱和文官们的吟咏。颔联“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是说诗人怀念故乡的竹子,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县里任职。颈联“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是说在朝廷中曾经一起办事过,如今又一起乘仙船来到这里。尾联“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是说想要知道泛舟时间之长,荷花上的露珠逐渐凝结成珠子了。 【答案】 译文
诗句释义 1 都下送辛大之鄂:在京城为朋友送行。 2. 南国辛居士:指诗人的朋友,名叫辛的居士。 3. 言归旧竹林:辛回到他过去居住的地方,竹林是他的故乡或隐居地。 4. 未逢调鼎用:尚未遇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5. 徒有济川心:只能有救济天下的志向,但缺乏实际行动。 6. 予亦忘机者:我也像忘却世事的人一样,与世无争。 7. 田园在汉阴:我的田园在汉水以北的地区。 8. 因君故乡去
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 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注释】 1. “士”:古代指读书人。 2. “不得志”: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或抱负。 3. “栖栖”: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4. “吴楚间”:指的是吴地和楚国之间的地方,泛指江南地区。 5. “彭蠡”: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南。 6. “樯出江中树”
永嘉别张子容 旧国余归楚,新年子北征。 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 日夕故园意,汀洲春草生。 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 译文: 在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告别了张子容。 我的故乡还在楚国的旧地,新年里你要去北方远征。 我们挥手道别,心里充满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眷恋。 夕阳西下,我在故乡的土地上思念你的情谊; 春天来临,汀洲上的野草又长出了新芽。 什么时候能够再一起喝上一杯美酒,再次像谢安那样畅谈呢?
【解析】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这两句是说:你珍惜自己的才德,却因迷恋朝廷而困于官场;你走过了整个楚国的山河,又越过了洛阳和许昌的故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惜尔”句中的“其宝”指的是你的才华、德行;“迷邦”句中的“迷邦”指迷恋仕途;“历”字在此处有经历的意思;“历全楚”“越成周”指经过很多的地方)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这两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