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注释】 1. 鹳:一种水鸟。 2. 鹤鸣楚山静:指山静,鹤鸣也静。 3
这首诗描述了构法华寺西亭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注释: -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形容身处偏远之地,环境险峻。 -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形容登上最高寺庙,心情悠闲自在。 -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形容西下的太阳如同从斗宿下穿过,似乎能窥视人间。 -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形容反而像是在一个深谷中,周围被草木掩映,难以攀登。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 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 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 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悽戚增郁陶。 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 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 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注释与译文 - 林邑:唐代的一个郡名,位于现今越南境内。 - 山连瘴海秋:形容柳州地区山林连绵,且气候潮湿,常被瘴气所困扰(“瘴海”指瘴气环绕的地方),秋天时更感凄凉。 - 牂牁水:指的是古代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贵州,流向广西,在柳州市附近流过。 - 劳君远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问候。 - 龙城地
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注释: 1. 江雨初晴思远步:江边的雨刚刚停歇,我思考着远道而来。 2. 日西独向愚溪渡:太阳即将落下,只有我独自走向愚溪的渡口。 3. 渡头水落村径成:渡口附近的水面开始下降,村里的小路变得清晰可见。 4. 撩乱浮槎在高树:水中的漂浮物(如木头)被搅动得乱七八糟,而在高树上的鸟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变化。 赏析: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 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 注释解析: - 东越:代指诗人居住的地理位置或所属地域。 - 高僧:指在佛教界有地位和修为的僧侣。 - 还姓汤:暗示了这位高僧的姓氏与“汤”有关,可能是家族传承或地名关联。 - 几时:何时的意思,询问时间。 - 琼佩:珍贵的玉佩,常用来象征身份和尊贵。 - 触鸣珰:触碰到发出声响的装饰物。 - 空花
诗句释义: 1. 交侣平生意最亲(“交侣平”可能是一个误植,可能想表达的是“故友”,意为老朋友。) - 解释:与朋友的关系最为亲近。 2. 衡阳往事似分身(“衡阳”是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而“往事”指过去的事情。这里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和距离的遥远感。) - 解释:在衡阳(现在的衡阳市)所经历的往事,仿佛是分离的感觉。 3.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袖中”指的是手绢或手帕
【注释】 1.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在一棵海石榴树上开始看见自己的头发。 2.几年封植爱芳丛:几年来,我精心种植了这棵海石榴树,喜爱它的芳容。 3.韶艳朱颜竟不同:然而,我的芳容韶年却与这棵海石榴树截然不同。 4.从此休论上春事:从此以后,不要再谈论春天的景色了。 5.看成古木对衰翁:把这棵苍劲的老树看成我那衰老的老人。 赏析:诗人自叹身世如海石榴,青春不再,韶华难驻。他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注释】 望仙亭:在今江苏苏州。朱樱,樱桃。偷桃: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曾于四月八日设宴,请来八位仙人,其中一仙为玉帝取去桃子,其余七人各偷得三棵。后人遂以“偷桃”指代宴会。羽客:道士。蓬莱:山名。在山东半岛东北面,因多仙家而得名。相访:拜访。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年)三月。诗人与朱放同游苏州时作。当时朱放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而诗人任太常博士。二人是好朋友
注释:听说皇帝在籍田亲自耕作,感叹皇权的威严和尊贵。留滞在长沙的岁月又要过去了。宣室殿无法询问国事,周公辅佐成王的诗篇无处可托付。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皇帝亲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稷、人民生活、君王治理等各方面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