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荷叶上残留着昨夜的雨珠,在阳光照耀下渐渐地晒干了。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赏析:此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初升之阳和荷叶上露水的景象。“叶上初阳干宿雨”形象地描述了晨光中,荷叶上还残留着雨珠,而太阳的光芒逐渐驱散了它们,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关键词:人生、情痴、恨、风、月 -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欧阳修对于人生感慨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的情感是复杂且难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的,这种情感的执着和执着本身,并非由外界的风或月所引起
译文: 词作中切忌用代字替代原词。周邦彦《解语花》中有"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可惜以“桂华”二字代替了“月”。吴文英以后,用代替字的情况更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词意不够丰富,语言表达不出美感;或者语言过于华丽,不自然。因此,如果词意充足,就不必用代替字,如果语言优美,就不一定需要代替字。这是柳永的“小楼连苑”,张先的“绣毂雕鞍”所受到欧阳修批评的原因。 注释: 1. 美成:周邦彦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注释】:天色阴暗得就像暴风雨一样,但鸡还是不停地叫。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阴雨绵绵、天色昏暗的景象。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风雨如晦”、“夜雾”等意象,营造了压抑、沉闷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后面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注释】:“山势峻峭高耸,遮蔽了太阳;云雾密布,使得天空显得幽暗。”这里的“霰雪纷其无垠兮
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词中惜少此二种气象,前者唯东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注释】昭明太子: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太子)编有《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文学作品。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诗歌以表现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注释: 1.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我环顾四周,没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2. 蹙蹙(cù cù):忧愁的样子。 3. 靡(mí)所:没有什么地方。 4. 骋(chěng):施展才能。 赏析:
译文: 张炎对李清照和晏殊的诗词评价很高,他认为她们在词坛上的成就仅次于欧、秦(欧阳修和秦观)。但是,他对周邦彦的词却不以为然,认为他的词虽然工巧细腻,但缺乏创新。 注释: 1. 美成:即周美成,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号。 2. 欧、秦:指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词人欧阳修和秦观。他们的作品在词坛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3. 一流之作者:指词坛上的杰出人物。 4. 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意思是说
冯梦华的《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我认为只有淮海能够与之相当。小山矜贵有余,但只能和子野、方回相比,无法与淮海相抗衡。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对宋代词人的评论。诗中提到了两位著名的宋代词人:淮海(李清照)和小山(晏殊)。冯梦华在《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中评价这两位词人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淮海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少游 苏轼的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注释: 1. 少游:北宋词人秦观的号。 2. 苏轼: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 可堪:指不能忍受。 4. 孤馆:孤独的旅舍。 5. 闭春寒:春天的寒冷使旅馆关闭。 6. 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鸟声中夕阳西下。 赏析: 这是一首词评
注释: 《蒹葭》是《诗经·国风》的篇名,属于《国风·周南》。 深致:深远的意义、高超的境界。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晏殊的“昨夜西风吹落树叶,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直到天边。”意境与此相近,只是风格更潇洒,更悲壮。 赏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