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text 人间词话·第二十三则 诗句: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译文: 人们知道林逋的《点绛唇》、梅尧臣的《苏幕遮》、欧阳修的《少年游》这三类作品是赞颂春天的佳作,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五个字已经能够抓住春草的灵魂了。 注释: 1. 《点绛唇》
“细雨湿流光,花落知多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这两句赞不绝口,认为它们足以概括春草的意境。下面将结合这首诗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展开赏析: 1. 诗词原文: 细雨湿流光,花落知多少。 2. 译文注释: - 细雨沾湿了时光,花朵落下不知数量。 3. 赏析:《点绛唇·细雨》是北宋诗人林逋所作。这首词通过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词中用“细雨湿流光”来描绘春雨的细腻与温柔
【注释】 冯正中:五代词人。堂庑:指词作的气魄宏大。北宋:指宋太祖赵匡胤,他于960年称帝,国号大宋,定都开封(今属河南),建元建隆,史称北宋。风气:指词作的风格。中主: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17年。中主词:指他的词作。后主:后晋高祖石敬瑭,在位14年。后主词:指他的词作。花间集:唐代词选本,由温庭筠编选,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词人的词作。范围:指风格和内容的范围。 【赏析】
【注释】 欧九:指词人欧阳修。 《浣溪沙·绿杨楼外出秋千》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宋金元明词集》。该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起笔“绿杨”三句,点出地点和时令;“画墙”两句,写柳外荡秋千之景。结拍二句,由眼前春色,想到当年情事,感慨无限。 【译文】 欧九的《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认为是只一个“出”字,就是后人不能道出的。我以为这是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
【诗句】 人间词话 · 第十八则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译文】 尼采曾经说过:“我热爱一切用血书写的文学作品。”后主的词,真是用血写成的啊。宋代的皇帝赵道君的《燕山亭》一词也与此相似。不过赵道君只是表达了自己对身世的感慨
【注释】: 1. 梅圣俞(shèng yú):北宋著名文学家,以词名世,著有《圣俞词》。 2. 苏幕遮:词牌名。 3. 少游:苏轼,字子瞻。 4. 刘融斋:刘辰翁,字会孟。 5. 永叔:范仲淹,字希文。 6. “翠色和烟老”:形容暮春景色的苍老。 7. 芳菲:指花木茂盛,比喻美好的事物。 8. 尊前百计得春归:意思是在酒宴中尽兴地欢庆春天的到来,把春天当作珍贵的礼物来珍爱。 9. 伤春眉黛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时间,指昨天。“西风”是秋天的风,也是凄凉的象征。 “凋”是指凋谢,“碧树”指树叶。“独上高楼”,独自登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眺望远方。这两句的意思是:昨晚西风吹落了树叶,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着那无尽的远方道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指衣服变得宽松。“终不悔”,表示坚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为为了她(他)
【注释】 画屏金鹧鸪:指唐玄宗时宰相杨贵妃的堂弟杨氏,因善制霓裳羽衣曲而受到皇帝宠信。 “弦上黄莺语”:比喻歌女唱词宛转动听。 正中:指后蜀国君孟昶,字光尧,号宣华夫人。 【译文】 “画屏金鹧鸪”,飞卿(温庭筠)之词,其词品也与鹧鸪相似;“弦上黄莺语”,端己(晏几道)之词,其词品也与黄莺相似。孟蜀国君孟昶的词,如果从他的词句中去寻求词的品格,那么《和泪试严妆》这首词,就差不多了? 赏析: 温李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 译文: 严沧浪在《诗话》中说:“唐代的诗人,他们追求的只是兴趣,就像羚羊挂在树上,没有痕迹可寻。所以他们的美妙之处,就像清澈透明、玲珑剔透,无法用音乐来配合,就像是空中的声音,相互中的颜色,水中的影子,镜子中的影像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注释:正中的词除了《鹊踏枝》、《菩萨蛮》等十几阕最为著名外,其他的如《醉花间》中“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我认为是比韦的“流萤渡高阁”和孟的“疏雨滴梧桐”还要好。 赏析:正中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他的词在唐朝之后,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