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注释】: 1. 山有信:山上的树木在春天发芽了。山有信,指山间春光明媚。 2. 昨日:昨天,前天。 3. 只今:今天。只今耕种时:指今天正是播种的季节。 4. 杜陵叟:指杜甫,因杜甫晚年居于长安附近的杜陵(地名),故称。 5. 怪我还山迟:怪我回乡太晚。 6. 独向潭上酌:独自一人在潭边喝酒。 7. 无人林下棋:没有人在下棋。 8. 东溪:即东江,位于江西东部,赣江上游。这里借指家乡的东江。
诗句赏析: - 诗眼:空 - 关键词:城空、野火、飞云殿、漳水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邺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惋惜和对和平的向往。诗的前四句通过“城空”一词,营造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战争带来的破坏。而“东风吹野火”,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之感,野火象征着战乱和破坏,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后四句则转入人事
《感遇》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作者在政治生涯受挫后的情感和心境。下面将逐句进行诗意解读: - 诗句解析: 1. 北山有芳杜:描绘了北山上生长着芬芳的杜若,象征着自然之美。 2. 靡靡花正发:描述了花开正盛的景象。 3. 未及得采之:表达了未能采摘到美好事物的心情。 4. 秋风忽吹杀:突然而来的秋风带走了美好的一切。 - 译文参考: 北山上有芬芳的杜若
诗句: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注释:雁塞:古代的边塞;盐泽:地名,泛指盐碱地;龙堆: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段;醋沟: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个与醋相关的地方。 译文:雁塞连接着盐碱地,龙堆接壤着醋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的景象图,通过具体的地理名称和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岁月的向往。诗中的“雁塞”、“龙堆”和“醋沟”都是边疆的地理标志
【注释】 1. 都护新灭胡: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天山北麓一带击败吐蕃、突厥诸部,取得新的胜利。 2. 士马气亦粗:指军队士气旺盛,战马雄壮。 3. 萧条虏尘净:指吐蕃、突厥等族的残余势力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4. 突兀天山孤: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挺拔秀丽,突出了天山之巍峨雄伟。 赏析: 这是一首咏边塞风光的边塞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天山的雄伟壮丽景象。全诗四句,写景有序,层次清晰
【注释】 扁舟:小船。沧浪叟:渔父的代称,即渔翁。心与沧浪清:心境像江水那样清澈。沧浪:江流。道:说。乡里:家乡。竿头:鱼竿顶端的竹节。鼓枻(yì):拍船桨。楫(jí):船桨。深意:深远的用意。取适:得到舒适。非:不是。 【赏析】 《渔父》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渔父的外貌和神态,后两句写渔父的捕鱼生活。全诗通过写渔父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追求
【注释】 1. 李士曹:指李姓的县尉。李,复姓;士曹,即主簿,官名,掌管文书。 2. 度雨云歌:指《度支六部图》,是唐代李吉甫绘制的一张绢本壁画,描绘了当时国库收入、支出的详细情况。 3. 出栋梁里:出自杜甫《诸将》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从富贵人家门前经过而感到不寒而栗。 4. 和风雨飞:比喻气势磅礴,如风雨飘摇。 5. 掾曹:官名,指李士曹的属僚们。 6. 谓言雨过湿人衣
注释:进入蒲关之前先寄给在秦中的老友。 秦山几处山峰像黑色的青黛,渭水之上一条白练似的长堤。 京城里的朋友不能相见,寄去双眼看那飞燕吧! 赏析:此诗是诗人入潼关时写给在秦中的老友的。首句点出入关后寄书的对象——老友;次句描绘潼关附近秦地山川的雄姿,为下文写景做铺垫;三、四句转入写情,抒发了因友人不可见而寄书的惆怅之情;最后两句写眼前景,以“飞燕”比人,形象生动。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注释】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宿,住。蒲关,即今陕西大荔县南蒲州镇。关东店,即在关东的客舍。忆,怀念。杜陵,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一带地方,杜甫曾居此,后称“杜陵”。别业,住宅,别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陕北时所作。前半首写诗人夜不能寐地思念家乡;后半首描写春光明媚时节,杜陵上满树鲜花的景象。 “关门锁归客”,一语点题,表明这是一首羁旅之作。“一夜梦还家”,以梦境结束全诗
归去不得意,北京关路赊。却投晋山老,愁见汾阳花。 翻作灞陵客,怜君丞相家。夜眠旅舍雨,晓辞春城鸦。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注释: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宇文南金回太原时所写的。诗中通过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王维的《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