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注释: 1. 明光殿:唐朝皇帝在大明宫内设立的殿宇。 2. 天子恩:唐玄宗曾对张说有“朕得卿,如得一臂助”之语。 3. 剖符:古代分封诸侯时,以玉契(玉版)授予其人,表示封爵。这里指杜公被封为河西太守。 4. 北地:今陕西北部地区,是唐朝的一个郡。 5. 授钺
注释: 1.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这是杜甫在唐代安史之乱后所作,为哀悼死去的河西太守而作,共四首。 2. 鼓角城中出: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或指挥的号角和战鼓。城,这里指代的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首都长安。 3. 坟茔郭外新:坟茔,墓地;郭,外城。新,即“新土”,意为新的墓穴。 4. 雨随思太守:思,思念。太守,这里指的是已故的河西太守。 5. 云从送夫人:云,这里指代的是已故的夫人。夫人
【解析】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这两句是说:忽然听到有人伤心地哭叫,又突然叹息着把船儿藏起来;在灯光微弱的泉边夜晚里,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像地下一样寒冷。 【答案】 译文: 忽然听到有人伤心地哭叫,又突然叹息着把船儿藏起来;在灯光微弱的泉边夜晚里,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像地下一样寒冷。 赏析:“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忽然听到有人伤心地哭叫
【注释】 1. 裴公:指唐玄宗时期的名臣,曾任右仆射。三首:即《挽歌三首》。2. 锦衣都未着:锦衣,指华丽的官服;着,穿戴。3. 丹旐:用丹色装饰的丧车。4. 秦塞:指长安附近的秦岭一带的边关。5. 帝畿:指京都长安。6. 九原:古代墓地称九州为九原,这里泛指坟地。7. 吊人稀:指前来吊唁的人稀少。8. 渐:逐渐的意思。9. 渐觉:渐渐感觉。10. 渐:逐渐的意思。11. 哀挽辞秦塞
【注】五府: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尚书省。三台:指东宫官属。礼容:礼仪。故绛: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宠赠:宠信的赠予。气歇:气势消逝。汾阴鼎:即鼎湖龙去,传说黄帝升天时,其龙乘舟浮于鼎湖之畔而升入云霄。京兆阡:京兆尹的墓地。陇树:坟墓周围的草木。 裴公,即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兼政治家裴行立(769-834)。他曾任河东节度使,后因事被贬为道州刺史。这首诗是他在道州任上作的挽歌。 译文
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笔下,《苗侍中挽歌二首》以其沉郁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一位国家重臣的风采。以下是诗句原文: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诗句的逐句释义如下: 1. “摄政朝章重”:此句表达了苗侍中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人们的瞩目,象征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2. “持衡国相尊”
苗侍中挽歌二首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 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 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 译文: 天子哀悼已故的元老重臣,京城的人对逝去的上公充满惋惜。 他的才华出众,现在只能拄着几根拐杖,而葬礼之日,市朝空空。 他驾鹤西去,留下一片斜阳,清冷的笳声吹响了傍晚的风。 他一生的门生好友,继续留在朝廷中,传承他的遗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 门瞻驷马贵,时仰八龙名。 罢市秦人送,还乡绛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着付玄成。 注释: 1. 盛德资邦杰:形容裴度的德行高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 嘉谟作世程:裴度的智慧和谋略为世人所推崇。 3. 门瞻驷马贵:指裴度的家门前悬挂着四匹马,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4. 时仰八龙名:当时人们仰望八条巨龙的名字,比喻裴度的地位崇高。 5.
诗句如下: >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 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 > 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1. 注释: - 幽山:深山。 - 悲旧桂:悲伤的过去和已经凋零的桂花。 - 长坂:宽阔的山坡。 - 怆馀兰:哀悼逝去的兰花。 - 地底孤灯:指地底的孤独和寒冷。 - 泉中一镜寒:泉水冰冷如镜。 - 铭旌门客:为死者送行的客人。 - 骑吹路人:路过的行人。 -
诗句解析 第一句:晚发五渡 - 关键词: 晚发(傍晚出发)、五渡(地名) - 注释: 描述诗人在傍晚时分离开五渡。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旅途的不舍和对归程的期待。 第二句:客厌巴南地 - 关键词: 客(旅人)、厌(厌倦) - 注释: 描述了作为旅人的我对于巴南这个地方感到厌倦。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种旅行的疲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