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集庆寺 陈玄晖《集庆寺》诗: 玉钩斜内一阎妃, 姓氏犹传真足奇。 宫嫔若非能佞佛, 御容焉得在招提。 布地黄金出紫薇, 官家不若一阎妃。 江南赋税凭谁用, 日纵平章恣水嬉。 开荒筑土建坛追, 功德巍峨在石碑。 集庆犹存宫殿毁, 面皮真个属阎妃。 昔日曾传九里松, 后闻建寺一朝空。 放生自出罗禽鸟, 听信?黎说有功。 诗句注释: 1. 玉钩斜内一阎妃
张景元《岳王坟小记》: 祠南向,旧地今已变,孙中贵买民居,开道临湖。石门华表,虽小雅有古色,但非大观。 赏析: 《岳王坟》是张岱在《西湖梦寻·卷一》中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岳王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岳飞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岳王祠的描写,展现了岳王庙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岳飞的评价和态度。 诗的第一句“西冷烟雨岳王宫”,通过描述西冷烟雨中的岳王宫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 西湖梦寻,一卷承载着历史风云与文化沉淀的古籍。其内容涵盖杭州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历代诗人的诗文作品。而“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则记录了南宋时期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事迹及其相关遗址的描述。以下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原文 - 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夕阳西下,山风呼啸,松林间似乎还传来兵器交战的声音,令人心潮澎湃。 - 国随身共尽
诗句: - 在昔南齐时,说法有昙起。 - 天花堕碧空,神龙听法语。 - 抚掌一赞叹,出泉成白乳。 - 澄洁更空明,寒凉却酷暑。 译文: 在南齐时期,僧人昙起在此说法讲经,引来了龙王前来聆听佛法。他用手抚摸手掌,竟然从指缝中涌出泉水,形成了一个神奇的龙王祠。晋朝天福三年,又在此地建立了净空院。宋代理宗皇帝还特地题写了“玉泉净空院”的匾额。寺前有一个大约一亩大小的水池,池中的水清澈透明
诗句与译文: 岳鄂王之死,狱卒隗顺背负遗骨,逾城至北山安葬。后朝廷搜求墓地,顺之子告知具体位置。启棺时如生,乃以礼服殓葬。隗顺,史失载,今得以崇祀,千秋万世,皆顺之力也。倪太史元璐曰:“岳王祠,泥范忠武,铁铸桧、Ι,人之欲不朽桧、Ι也,甚于忠武。”按公改谥忠武自隆庆四年。墓前有秦桧、王氏、万俟Ι三像,始于正德八年,指挥李隆以铜铸之,旋为游人挞碎。后增张俊一像。四人反接,跪于丹墀。自万历二十六年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玉泉寺 石破起冬雷,天惊逗秋雨。如何烈日中,水纹如碎羽。 注释:石头破碎时发出冬雷声,天空中传来秋雨的声响。烈日下水面上的波纹就像被打碎的羽毛一样散乱。 言有橐?声,气孔在泉底。内多海大鱼,狰狞数百尾。 注释:这里说的是鱼儿在水中呼吸,通过它们的气囊来调节氧气的含量,而气囊就在水底。它们体内有许多气囊,数量多达几百个,使得它们看起来凶猛。
紫云洞在烟霞岭右,其地怪石苍翠,山顶层层,如厦屋天构。贾似道命工疏剔建庵,刻大士像于其上。双石相倚为门,清风时来,谽谺透出,久坐使人寒栗。又有一坎突出洞中,蓄水澄洁,莫测其底。洞下有懒云窝,四山围合,竹木掩映,结庵其中。名贤游览至此,每有遗世之思。 注释:紫云洞位于烟霞岭的右侧,那里的怪石苍翠欲滴,顶部层层叠叠,就像一座高楼大厦直入云端一般。贾似道命令工人清理并修建了一个寺庙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智果寺 旧在孤山,钱武肃王建。宋绍兴间,造四圣观,徙于大佛寺西。先是东坡守黄州,於潜僧道潜,号参寥子,自吴中来访,东坡梦与赋诗,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之句。后七年,东坡守杭,参寥卜居智果,有泉出石罅间。寒食之明日,东坡来访,参寥汲泉煮茗,适符所梦。东坡四顾坛?,谓参寥曰:“某生平未尝至此,而眼界所视,皆若素所经历者。自此上忏堂,当有九十三级。”数之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 张岱《岳坟柱铭》: 呼天悲铁像,此冤未雪,常闻石马哭昭陵。 拓地饮黄龙,厥志当酬,尚见泥兵湿蒋庙。 注释: 1. 呼天悲铁像:形容悲痛欲绝,如同呼唤天地一样。 2. 此冤未雪:指的是这个冤案还没有得到昭雪。 3. 石马哭昭陵:石马在古代是用来守护皇宫的神兽,传说中它们能够哭泣,这里用来形容石马也在为冤案而哀鸣。 4. 拓地饮黄龙:比喻英勇奋战,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岳云,王之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王征伐,未尝不与,每立奇功,王辄隐之。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死年二十二,赠安远军承宣使。所用铁锤犹存。 译文:岳云是王的养子,当时只有十二岁,就跟随张宪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他得到了张宪的帮助,赢得了一场大胜,因此被士兵们称为“赢官人”。他的手中握着两把重达八十斤的大铁锤。在王的征战中,他从未缺过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