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十万八千法》字,金刚般若一转。 ``` 注释: - 女娲炼石:传说中女娲用五彩石炼成补天之用,此处以“炼石”比喻铸造钟的材料。 - 梵王千斛钟:梵王(佛教中的天王之一),这里用来形容钟的宏伟与重量。千斛钟表示钟的体积或重量极其巨大。 - 仆夫泉:古代的一种水名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西泠桥 昨天树上的花朵,今天路上的尘土。遗憾的血和啼哭的灵魂,一半跟随风雨飘散。 译文:昨日树上的花朵,今已凋零在尘土中。那些曾经盛开的花朵,如今只剩下了遗憾的血和哭泣的灵魂。它们一半随风飘散,另一半则随着风雨消散在世间。 注释:昨日树上的花朵,即指去年春天的花,而今日路上的尘土则是形容这些花已经被踩踏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了尘土
以下是《西湖梦寻》中的“保俶塔”诗句及其翻译: 1. 诗句:“塔下石壁孤峭,缘壁有精庐四五间,为天然图画图。” - 诗意解释:在保俶塔的基座下,石壁上显得孤独而陡峭。沿着石壁,有四五个精巧的住所,宛如天然的画作。 - 关键词注释:石壁、孤峭、精庐、天然画图 - 译文:Under the stone wall, it is solitary and steep. Along the wall,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六贤祠 宋明之间,湖上三贤祠之变迁与传承 1. 三贤祠历史沿革 - 孤山竹阁: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 - 龙井资圣院:赵阅道、僧辨才、苏东坡 - 袁樵移祠至苏公堤:纪念与传承 2. 六贤祠成立背景 - 杨孟瑛重建四贤祠:李邺侯、白、苏、林四人,杭人益以杨公,称五贤 - 明正德间增加周公维新、王公?州:六贤祠成立 3. 张公亮关于祠祀选择观点 - 列位久居此地者
诗句解读: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泠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关键词解释: 1. 西泠桥:位于杭州西湖畔,是西湖上的一个著名桥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景观闻名于世。 2. 水长在:意味着西泠桥下流淌的是不断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连续性。 3.
《大佛头》是一首描写杭州大佛头及其历史背景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不是金涂丈六仙”:这里的“金涂”可能指的是石壁上金色的装饰,而“丈六仙”则指佛像或菩萨像的身长,通常丈六是指约一丈六尺的长度,这里形容佛像的巨大。 2. “庄严法界想西天”:这句话表达了对佛像庄严和神圣的赞扬,暗示佛像代表着佛教的精神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即佛教中的净土)相似。 3. “自因僧净镌空像”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六贤祠 张明弼《六贤祠》诗: 山川亦自有声气,西湖不易与人热。 五日京兆王?州,冷面臬司号寒铁。 原与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复留风月。 犹议当时李邺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苏白乐天,真与烟霞相接纳。 风流俎豆自千秋,松风菊露梅花雪。 注释: 1. 山水皆有自己的声气(声音和气息),但西湖并不总是被人热情地追求。 2. 五日京兆王?州指的是古代官职名称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仆夫(仆人)在清晨用泉水清洗着石像,石头一半是顽固的铜色,另一半则如玛瑙般光滑。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手持昆吾刀,敲打着钟钮,仿佛有蒲牢兽在其周围盘旋。 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 书写了十万八千个《法华经》的文字,而《金刚般若》的数量紧随其后。 贝叶灵文满背腹,一声撞破莲花狱。 佛经的经文被刻在贝叶上,一旦诵读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玉莲亭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美景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诗中的“白乐天守杭州,政平讼简”描述了白居易担任杭州知州的情况,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在这里,“政平讼简”意味着政治清明,法律公正,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
【注释】 智果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相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建。 时有泉:有时(有时)。适:正好。出:出现。 好事者:爱做善事的人。仍名之:仍然叫它。参寥泉:参差排列的泉水,这里指智果寺后山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智果寺后山泉水清澈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泉水,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