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坡在保ㄈ塔西,碎石文莹,质若玛瑙,土人采之,以镌图篆。晋时遂建玛瑙宝胜院,元末毁,明永乐间重建。有僧芳洲仆夫艺竹得泉,遂名仆夫泉。山巅有阁,凌空特起,凭眺最胜,俗称玛瑙山居。寺中有大钟,侈?齐适,舒而远闻,上铸《莲经》七卷,《金刚经》三十二分。昼夜十二时,保六僧撞之。每撞一声,则《法华》七卷、《金刚》三十二分,字字皆声。吾想法夜闻钟,起人道念,一至旦昼,无不牿亡。今于平明白昼时听钟声,猛为提醒,大地山河,都为震动,则铿钅訇一响,是竟《法华》一转、《般若》一转矣。内典云:人间钟鸣未歇际,地狱众生刑具暂脱此间也。鼎革以后,恐寺僧惰慢,不克如前。

张岱《玛瑙寺长鸣钟》诗: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十万八千法》字,金刚般若一转。    

注释:

  • 女娲炼石:传说中女娲用五彩石炼成补天之用,此处以“炼石”比喻铸造钟的材料。
  • 梵王千斛钟:梵王(佛教中的天王之一),这里用来形容钟的宏伟与重量。千斛钟表示钟的体积或重量极其巨大。
  • 仆夫泉:古代的一种水名,这里可能是指由寺庙僧人或仆人用来清洗钟声的泉水。
  • 顽铜半玛瑙:指的是钟的表面,一部分是由铜制成,另一部分则可能是玛瑙。这里的“顽铜”和“玛瑙”分别指铜和玛瑙的特性。
  • 昆吾刀:一种古代用于打磨的工具,用以描述制作钟时使用的工艺技术。
  • 金刚般若一转:金刚般若,佛教术语,意指坚固不动摇的智慧。一转即一次转动,形容钟的每一次鸣响都伴随着佛理的传授。

译文:

女娲炼石如同锻铁,铸出梵王巨大的钟。
仆夫泉清洗着这钟,它的一侧是顽固的铜,另一侧则是玛瑙。
用昆吾刀来雕刻,钟的钮扣随着鼓风旋转,发出声音。
每当钟声响起,仿佛《金刚经》在诵读,每一下钟响都是一次智慧的传递。

作品赏析:

张岱的《玛瑙寺长鸣钟》是一首描绘古代寺庙钟声的诗。通过对比“女娲炼石”和“梵王千斛钟”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古老工艺和宗教文化传承的敬畏。”仆夫泉”的描述则增添了一抹人间烟火气息,反映了古代工匠的勤劳精神。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元素与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对时间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怀念。

评析:

这首诗体现了张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其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对古钟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诗中蕴含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女娲炼石”、“昆吾刀”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使得主题更加深远。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那时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张岱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这首《玛瑙寺长鸣钟》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述寺庙的钟声,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

结语:

通过对《玛瑙寺长鸣钟》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如何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玛瑙寺长鸣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着历史哲思与人生感悟的文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