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桥一名西陵,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陵作泠,苏小恐误。”余曰:“管不得,只西陵便好。且白公断桥诗‘柳色青藏苏小家’,断桥去此不远,岂不可借作西泠故实耶!”昔赵王孙孟坚子固常客武林,值菖蒲节,周公谨同好事者邀子固游西湖。酒酣,子固脱帽,以酒?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薄暮入西泠桥,掠孤山,舣舟茂树间,指林麓最幽处,瞪目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邻舟数十,皆惊骇绝叹,以为真谪仙人。得山水之趣味者,东坡之后,复见此人。

袁宏道《西泠桥》诗:

西泠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诗句解读: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泠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关键词解释:

  1. 西泠桥:位于杭州西湖畔,是西湖上的一个著名桥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景观闻名于世。
  2. 水长在:意味着西泠桥下流淌的是不断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连续性。
  3. 松叶细如针:形容松树的针叶细小而密集,展现了松树坚韧的特性,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4. 莺如衫,燕如钗:通过将鸟儿比作衣着华丽的服饰,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的美丽与灵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生命美的赞叹和珍视。
  5. 油壁车,砍为柴:这里的“油壁车”指的是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辆,被砍断后作为柴火使用,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6. 青骢马:指青色的骏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但最终却成为了西来的路途中的一段记忆或遗迹。

诗作背景介绍:袁宏道的《西泠桥》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西冷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生动,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