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为故净空院。南齐建元中,僧昙起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遂建龙王祠。晋天福三年,始建净空院于泉左。宋理宗书“玉泉净空院”额。祠前有池亩许,泉白如玉,水望澄明,渊无潜甲。中有五色鱼百余尾,投以饼饵,则奋?鼓鬣,攫夺盘旋,大有情致。泉底有孔,出气如橐?,是即神龙泉穴。又有细雨泉,晴天水面如雨点,不解其故。泉出可溉田四千亩。近者曰鲍家田,吴越王相鲍庆臣采地也。万历二十八年,司礼孙东瀛于池畔改建大士楼居。春时,游人甚众,各携果饵到寺观鱼,喂饲之多,鱼皆餍饫,较之放生池,则侏儒饱欲死矣。
道隐《玉泉寺》诗:
在昔南齐时,说法有昙起。天花堕碧空,神龙听法语。
抚掌一赞叹,出泉成白乳。澄洁更空明,寒凉却酷暑。
诗句:
- 在昔南齐时,说法有昙起。
- 天花堕碧空,神龙听法语。
- 抚掌一赞叹,出泉成白乳。
- 澄洁更空明,寒凉却酷暑。
译文:
在南齐时期,僧人昙起在此说法讲经,引来了龙王前来聆听佛法。他用手抚摸手掌,竟然从指缝中涌出泉水,形成了一个神奇的龙王祠。晋朝天福三年,又在此地建立了净空院。宋代理宗皇帝还特地题写了“玉泉净空院”的匾额。寺前有一个大约一亩大小的水池,池中的水清澈透明,宛如一块巨大的玉石。池塘里有五颜六色的鱼儿百余尾。当有人投给它们饼饵时,这些鱼儿就会奋鳍挥鬣,争抢食物,盘旋跳跃,展现出它们丰富的生活习性。池底还有一个小小的孔洞,仿佛是一个气口,就是传说中的神龙泉穴。此外,还有一处细雨泉,在晴朗的日子里水面上会像雨点一样滴落下来,让人捉摸不透其中的原因。这个泉眼能够灌溉周围的田地四千亩。最近的一片田叫做鲍家田,是吴越王相鲍庆臣所采之地。万历二十八年,司礼孙东瀛在池畔改建了一座大士楼居住。春天的时候,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游玩,每个人都会带着水果和食物来到寺里观赏鱼群,喂鱼的人络绎不绝。而鱼儿们因为吃了很多食物,都感到饱饱的,比起放生池里的鱼儿,这里的鱼儿们显得更加肥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玉泉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寺庙的神秘传说和美丽景致。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诗词元素,如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来增加诗作的韵律美和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