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诗句】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馀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译文】 自从中原沦陷,外敌入侵,我下定决心,在黄河一带招募士兵,从相州开始,集结起来参加战争,经历了二百多次的战斗。虽然不能远赴异乡,彻底消灭敌人,但也为洗刷国家耻辱而努力。现在又率领一支孤军
诗句释义: 1. 雄气堂堂贯斗牛:形容气势雄伟,如同天上的北斗星贯穿天空。这里的“斗牛”是古代对天空中斗宿和牛宿的称呼,常用以象征雄壮、刚强。 2. 誓将直节报君仇:表示决心以正直的品格和节操来回报君主的仇恨。 3. 斩除顽恶还车驾:表示要清除那些顽固的敌人,恢复皇帝的车驾。 4. 不问登坛万户侯:表示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富贵,只关心国家的大事。 译文: 我胸怀正义之气,如同北斗七星般照耀四方
解析: 1 诗句翻译: -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 诗人远望着中原地区,那里的城外是荒凉的烟雾,有众多的城市被战争破坏。想起当年,那里有如花似柳的美丽景象,有宏伟壮观的建筑。 -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 在万岁山和蓬壶殿前,有华丽的装饰和音乐歌舞。 -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 时至今日,到处都是战马和骑兵,环境恶劣。 - 兵安在
诗句输出: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译文输出: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注释输出: - "寒蛩":指的是秋天的蟋蟀,因其叫声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更加凄切而得名。这种声音常被用来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 "惊回千里梦":形容因听到蟋蟀的叫声而从梦中惊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默写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磨”“虏”“阙”等字的写法。 所以答案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 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
飞咨目启上。通判学士即日伏惟。起居佳胜。承惠翰慰感,尚阻披唔,愿言加啬,以俟宠渥。凡事切几勉力王事为望。不宣。飞咨目再拜通判学士阁下
飞已至洪井。累日只俟营寨了,便如长沙矣。此有所需,示及。飞再拜。
平虏亭记甚佳,可勒诸石。但过情之誉为多,岂疏拙所宜当?悚仄悚仄。飞再拜。
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惟台履康吉,伏冀为国自珍! 近得谍报,知逆豫既废,虏仓卒未能镇备,河、洛之民,纷纷扰扰。若乘此兴吊伐之师,则克复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载一期也!乃庙议迄无定算,倘迟数月,事势将不可知矣!窃惟阁下素切不共之愤,熟筹恢复人才。乞于上前力赞俞旨,则他日廓清华夏,当推首庸矣。 轻渎清严,不胜惶汗! 飞再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