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棻
诗句解析 寒食祝奠先慈 “寒食”指的是清明节期间,人们会进行祭祀活动。而“祝奠”则是向祖先或已故亲人献上供品和祭文以表达怀念之情的行为。这里的“先慈”则是指已故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亡母的深切缅怀。 何处芳原问 “芳原”指代美丽的原野或墓地。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在询问哪里可以找到他母亲安息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追忆与思念之情。 伤心南望时 “伤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伤
【注释】 季秋:秋季的末季。偕云驭:与云共驾。田子:指作者的朋友,名不详。三儿:指作者的朋友。泛菊:泛指菊花,泛指赏菊。 刘文学:即刘禹锡,字元平,自号天台山人。庄: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同宴者:与自己一同宴饮的人。薛广文:作者的朋友,名不详。清樽:清澈的美酒。物华: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写赴宴情景;颈联写宴席上的情趣;尾联写宴会结束的情景
汝南道上 篮舆来去日,愁向积阴繁。 桥没多荒径,鸥飞失故滩。 秋因雨易夕,水绕俗加寒。 比户荒烟里,何人驻马看。 注释: 汝南道上 - 汝南道:古代地名,此处指代汝南地区。道:道路。 篮舆来去日,愁向积阴繁。 篮舆:一种人力车,用篮子装载货物的车。来去日:形容车夫往返忙碌的景象。 愁向积阴繁:在阴天和连绵的雨季中感到忧愁。 桥没多荒径,鸥飞失故滩。 桥没:桥断裂或倒塌。多荒径:荒芜的小路很多。
章远南归 骨肉谁能问,常时独尔从。 贫真同落叶,赋可泣秋蛩。 残月关河路,悲风弟妹容。 思归我已晚,何处有芙蓉。 注释: 1. 这首诗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 诗中“骨肉谁能问”,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忧虑。 3. “常时独尔从”,诗人表示自己在异乡独自生活,没有家人的陪伴。 4. “贫真同落叶”,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就如同落叶一样无助无依。 5. “赋可泣秋蛩”
【注释】 吾已倦游久:我已厌倦了长期的游赏。君行复此来:您这次又来到这里。陆蓝田:指陆倕,字彦文。大儿:陆机长子。南还:向南归返。因忆蓝田尊人:于是想起了你的父亲陆蓝田。蓝田尊人:指陆倕。 【译文】 我已经厌恶了长期的游览,您这次又来到这裹。 早随春雁而至,犹及海榴回。 客路河桥夜,故人邻笛哀。 回家时同乘一匹马并排前行,终惭愧阿戎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陆机的儿子陆蓝田南归
【注解】 连枝:同生共长。 萼:花的外层,即花瓣。 芰(jì)荷:荷花。 秋程:秋季远行。 风雨易:容易遭遇风雨。 【译文】 兄弟两人如同连枝一般,能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有多少呢?分离时恋别之情又当如何能够排遣?你在外依靠着花朵和花瓣相依为命,而我归家却只能落在那荷叶荷花之间。秋天远行途中遇到风雨是很容易的,而我们弟兄二人各自奔波在外,相互思念之情更是难以排遣。所以请你出门远行时要珍重自己的行程
【注释】: 1. 张翰:《梁书·王僧孺传》:“常言:‘闻人有善,若药之见效,吾宁啖而亡。’”后遂以“张翰”指代思乡之辞。 2. 仲宣楼:即子建楼,是东汉末年诗人王粲所作《登楼赋》中的名句:“登高临远,无余情焉。”此处泛指游历之地。 3. 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西汉文学家,擅长辞赋,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4. 揽皇州:即揽星洲,传说在南海之中,为神仙所居。 【译文】:
申阳宁吴二寅长见枉留饮 客人舍中,谁为我设酒赏心?我欣欣然与两位英才相逢。 长歌惟有宁子,治行犹有吴公。 并系花前马,如闻松下风。 清宵凉月里,莫使绿樽空。 注释: 申阳宁吴二寅:申阳宁是明朝名臣申时行的别号;吴二寅是申时行的字。 长见枉留饮:长见,久闻;枉留饮,指主人热情款待客人。 客舍谁相赏:客舍,客人的住所;谁相赏,是谁为我设酒赏心? 还欣二妙逢:还欣,还是高兴;二妙,两位英才。
信阳山行 诗心游历青山路,黄绶马老花笑人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青山路上黄绶来 - 途知马老花似开 - 郭近千峰淮通水 2. 译文与注释 - 本是青山路,如何黄绶来 - 途应知马老,花似笑人开 - 郭近千峰断,淮通一水回 3. 赏析 - 诗中情感表达 - 对自然景观描绘 - 对生活哲理思考 4. 创作背景与影响 - 作者生平简介 - 诗歌创作风格 - 对后继作品影响 5. 现代应用与传播方式
注释: 未有安宁亲人的打算,因为风的原因让你回家。 和你一起怀念的是陆家种的橘子,我仍然感到惭愧,像老莱子那样的衣服。 夜晚的月亮虽然很明亮,鸿雁却难以听到声音,秋天的树林树叶自己飘落。 倚门望着远方,只能想象弟弟远去的身影,不要让我驱马前行而违背了他的意愿。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弟六回乡时所作。全诗以“思亲”、“念弟”为主干,通过描写送弟归家的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