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风日好,来赴逸人家。
已对伯伦酒,还思陶令花。
客情缘少长,吏语自烟霞。
更喜薛夫子,清樽共物华。

【注释】

季秋:秋季的末季。偕云驭:与云共驾。田子:指作者的朋友,名不详。三儿:指作者的朋友。泛菊:泛指菊花,泛指赏菊。

刘文学:即刘禹锡,字元平,自号天台山人。庄: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同宴者:与自己一同宴饮的人。薛广文:作者的朋友,名不详。清樽:清澈的美酒。物华: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写赴宴情景;颈联写宴席上的情趣;尾联写宴会结束的情景。全诗写得情味盎然,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在秋天的山庄中赏菊时所作。诗人首先点出秋天的气候,接着表明了去参加宴会的目的,即“来赴逸人家”,说明这次聚会非同一般,主人待客十分热情。“已对伯伦酒,还思陶令花”两句,既点明了宴会的内容,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伯伦”是指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辞官归隐田园后,过着隐居生活,以种菊为乐。“陶令花”即指陶令菊,这里代指菊。“还思陶令花”即说诗人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陶渊明的菊花,从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颔联“客情缘少长,吏语自烟霞”,进一步描绘宴席上的情况。“客情”指客人的心情,“缘少长”是说客人中有少年老成的人,也有年老的人。“吏语”指的是宴会上的官员讲话,“自烟霞”则是说这些官员讲话的内容如烟霞一般美丽迷人。这一联既写出了宴会的气氛,又写出了宴会的盛况,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更喜薛夫子,清樽共物华”,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更喜”二字,表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而“清樽共物华”则是说,与朋友们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刻,更加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这一句也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通过饮酒、赏菊等具体活动,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