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诗句解析】 1. 夕次盱眙县——傍晚在盱眙县停歇。盱眙:地名,今属中国江苏省,位于淮河下游北侧,历史上为军事要地及交通枢纽。 2. 落帆逗淮镇——船帆降落在淮河边的城镇上。逗:靠近、接触。 3. 停舫临孤驿——停泊的船靠近一座孤独的驿站。停舫:停驻在船上。 4.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大风刮起,波浪滚滚;夕阳沉沉,天色渐暗。 5.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人烟稀少,村庄昏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在楚江边的细雨之中,建业城的暮钟声渐起。帆影渐渐远去,归鸟迟迟未动。海门深处已不见踪影,浦边树木显得更加茂盛。相送之情无限,我忍不住泪湿了衣襟。 注释: - 楚江:指的是长江的下游部分,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 - 建业:古都南京的别称,今江苏南京。 - 暮钟声渐起:指日暮时分的钟声开始响起。 - 帆影渐远:指帆船的影子越来越远。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 -
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释: 1. 可怜白雪曲:形容音乐优美动听,如同白雪般纯净。 2. 未遇知音人:没有遇到懂得欣赏的人。 3. 恓惶戎旅下:在军队中奔波忙碌,感到不安和焦虑。 4. 蹉跎淮海滨:在淮河之滨度过艰难时光。 5. 涧树含朝雨:山涧里的树木被清晨的雨水覆盖着。 6. 山鸟哢馀春
诗句释义: 凄切地离开亲爱的朋友,船只飘忽不定地驶入茫茫烟雾。 译文: 你离去时带着悲伤,我乘船在扬子津出发前往洛阳。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缭绕在林间。 注释: 扬子津:位于长江北岸近瓜州的地方。 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 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离任赴洛阳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
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 1. 东郊:指的是郊外,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官署附近的地方。 2. 吏舍:官吏的住所。 3. 跼(jú):局促,不舒展的样子。 4. 出郊:从官署里出来到外面。 5. 旷清曙:开阔明亮的意思。 6. 杨柳散和风:柳树随风轻轻摇曳。
诗句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滁州西涧的景象,诗人对涧边生长的幽草和树上鸣叫的黄鹂表现出深深的喜爱,同时用春潮带雨的景色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野渡无人却有自然流淌的江水,更显空灵。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无法融入仕途生活的无奈与忧伤。 关键词解释: - 幽草: 指生长在涧边、草丛中的一种小植物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寒食寄京师诸弟:这句表达了诗人因在禁火节这天思念京城中的弟弟们的情愫。 2. 雨中禁火空斋冷:描述了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因为禁火节而家中无人,使得书房也变得寒冷清冷的景象。 3. 江上流莺独坐听:通过“江上”与“流莺”,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江边风景,诗人独自坐在江边,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 4. 把酒看花想诸弟:诗人手持酒杯,看着盛开的花朵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必须建立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参考译文】 今日在官署中感到格外地清寒,忽然又想起了那山中的客人。 涧底用荆条捆柴,回家后烹煮白石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 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欣遂见心曲。 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 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