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注释】 萼绿仙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双眉靥:双眉如月,颊上如靥(酒窝)。长屧:长裙。金缕裙子:用金线绣成的裙子。百摺:百褶(百层)。熏笼上立:指在熏笼中取暖。身如叶:身体好像树叶一样轻盈。堂上五花地衣贴:堂上有五彩缤纷的地衣。五花:指各种颜色。贴:贴在地面上。舞罢腰支微觉苶:舞罢腰肢有些酸疼。苶:瘦弱。太轻捷:非常轻盈敏捷。夜寒那得穿花蝶:夜晚寒冷,哪能象穿花蝴蝶那样轻盈。 【赏析】
【注释】 裙色银红衫色酱:裙子是银红色,上衣是酱红色。 商量问赠当何饷:商量着赠送什么礼物好呢?饷,赠送的意思。 晴日邻姝相过访:晴朗的日子里,邻居的女子来找我做客。 聊笑向:闲聊、嬉笑着。 手头攀住垂杨漾:手边攀住杨柳荡起的微波。 袅袅东风杨柳宕:轻轻摇曳的柳枝在东风中飘荡。 顾曲周郎曾昔傍:想起了过去周郎(周瑜)也曾在旁边观赏歌舞。 心颇怅:心中有些惆怅不安。 侍儿服饰都新样
手把荷花来劝酒。 荷花不及佳人手。座上红莲更碧藕。 大开口。人生难得王乔寿。 又是梧桐秋落后。湘帘斐几还依旧。 昔日游龙今日狗。咨嗟久。 风流谁似湖州守。 注释: 1. 手把荷花来劝酒:用荷花和酒互相敬酒的方式表达友情或祝福。 2. 荷花不及佳人手:比喻对方的美丽或才华超过了自己。 3. 座上红莲更碧藕:形容宴会的环境和菜肴都非常美好。 4. 大开口:这里可能指的是畅饮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全诗的内容,然后逐句进行赏析,最后结合题目的注释作答。 “渔家傲·京师元夜”是北宋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京城元宵夜晚的繁华热闹景象,下片抒写作者对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态度。“元夜六街聊散步”意为: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我漫步在繁华的大街上。“一天明月无纤雾”意为:皎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大地。“不见龙蟠师子舞”意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和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赏析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诗句的意象、表现手法及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思、多积累,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词上片写一位酒家女子来为词人斟酒,她不是乌衣巷的名妓,而是普通的红裙女。“接杯”二句,言该女子虽非贵介子弟之妻,但口才了得,善于应对;她对词人说
【注释】 炒了嫩鸡开老酒。乡村风味何曾有。边缺瓦盆谁道丑。闲谈久,主人更为加春韭。 风景看看寒食后。墙头生笋围如缶。见说养鹅求美妇。具肥牡。良辰再过倾三斗。 【赏析】 《渔家傲·饮田家》:词写农家生活情趣。上片先点出农家酒菜,接着描写农家的风俗习惯,最后以“主人”自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下片描写农家的景色,最后又以“主人”自比,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远树生烟漠漠起。” - 注释:远处的树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遥远而朦胧的感觉。 - 译文:远处的树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傍晚,江边景色被薄雾笼罩的景象,树木在晨光或夕照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第二句:“九龙峰色青于髻。” - 注释:描述九龙峰(可能是指苏州附近的著名山峰)的颜色翠绿,色泽比女子发髻还鲜艳。 - 译文
【注释】 窈窕:幽深的样子。红云明昼阁:指春夜的月光,透过窗户映在室内。绣帘:精美的丝织品做成的窗帘。不动:不摇动。金铃索:用金银装饰的绳索。欲雨:将要下雨。春檠:春日用的灯。自落:自然落下。东风恶:春风又恶又冷。峭寒:严寒的气候。今夕谁先觉:今天晚上谁先感觉到寒冷?谁先觉察到寒冷。忽忆前欢还似昨:忽然想起以前欢乐的事情,就像昨天一样。无言倚遍明霞幄:默默无言地倚遍了美丽的帐幕。明霞:明亮的霞光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渔者”等。 2.写恨:指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爱情被破坏后的悔恨之情。 3.春雨春风:春天的雨和风。 4.褰翠箔:揭起绿色丝纱制成的帘子。 5.杨花也似人轻薄:比喻自己像春天的杨花一样,被人轻易地抛弃。 6.鱼子花笺:用鱼子装饰的花纸。 7.山海约:泛指男女之间的情意。 8.当初错:指当初相爱时没有认真珍惜。 9.画鸳鸯诺
【译文】 野岸平野新涨的水面,残红落尽闻啼鴂。柳外渔歌三两阕。舟如叶。一篙春水流斜日。 散发临风横短笛,钓徒归去沧江碧。烟际鸥鸶招不得。情何极。夜凉露滴荷衣湿。 【注释】 1. 莺脰湖:在江苏宜兴县西南。 2. 芜:野草。 3. 啼鴂(zhe):一种鸟名,即杜鹃。 4. 柳外渔歌:指在柳荫下的渔人唱出的渔歌。 5. 沧江碧:指沧浪江水绿得发亮。 6. 烟际:指烟雾弥漫的地方。 7. 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