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傲·题曹雪鸿荆溪钓隐图 十二月月穷阴遍野。小桥曲径门低亚。曝背茅檐朝旭晒。真潇洒。天然一笔营丘画。 枯树饥乌声哑哑。匡床僵卧曾楼下。冰箸寒凝樽懒把。迎年夜。灯前妻女团圞话。 注释:十二月的时候,天色已经变得十分阴暗了,整个田野上一片黑暗,只有小桥曲径的门口低低地悬挂着。在朝阳下,我晒着背脊,真是自在而潇洒啊!这就像画家用天然的笔墨,画出的一幅营丘画一样。 枯萎的树木和饥饿的乌鸦发出沙哑的声音
渔家傲·题曹雪鸿荆溪钓隐图 正月村居梅信早。轻澌解冻清溪绕。影动游鱼翻荇藻。春寒峭。隔村几处啼春鸟。 城市喧春灯正好。数声横笛闲庭悄。入夜凄清圆月皎。东风巧。小烟弄柳晴光晓。 注释: 正月:农历一月,指冬季。 村居:在乡村居住。 梅信早:梅花的开放比往年要早。信早:提前到来。 轻澌(sī):水浅处的冰块融化后形成的细小水流。 清溪:清澈的溪流。 荇藻:一种水中植物,这里泛指水中草。 春寒峭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 (2)题曹雪鸿荆溪钓隐图:即《渔家傲·五月沟塍新水涨》,是作者写给曹雪鸿的一首词。 (3)徙倚:闲行。 (4)柴门:指农家的草门。 (5)秧针:插秧的农具,形似长针。 (6)平畴:平坦的田野。 (7)䆉稏(yíng dàn):一种用麦秸或麻秸编成的大筐,用来装土,也用来载人运粮。 (8)万点:形容很多。 (9)潭:池塘。 (10)亭亭:形容绿柄风摇杨树的样子。
注释 六月炎蒸三伏节:六月,夏季;炎蒸,酷热;三伏节,指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 古槐日午蝉声咽:古槐,指槐树老树;日午,正午时;蝉声咽,蝉鸣声低沉而微弱。 绿水红蕖相映澈:绿水,清澈的水流;红蕖,荷花;相映澈,相互映照,晶莹剔透。 人清绝:人非常清静,没有杂念。 惊回午梦松风冽:午梦,午时的梦;松风冽,松林中清凉的风吹拂。 槛畔闽兰和露折:槛畔,栏杆旁边;闽兰,闽地生长的兰花;和露折
渔家傲 · 题曹雪鸿荆溪钓隐图 注释版: 曹子家居荆水畔。一蓑烟雨堂中见。玉洞桃花看欲遍。谁兼擅。磻溪写入鹅溪绢。 明月为钩虹作线。虚舟一任频回转。与世浮沉山水愿。将图展。风波此地从君便。 译文版: 曹子家在荆溪边,一披蓑衣在烟雨中看见玉洞旁的桃花开遍。谁能比他更擅长呢?把磻溪的风景画在鹅溪的绢上。 明月当空似鱼钩,彩虹作线引船转,我像一只无拘无束的小船,任意在风浪中来回转动
碧柳垂丝花满树。池楼高下任城路。胜迹千年传李杜。谁留住。江山留得诗人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以“碧柳垂丝花满树”开篇,勾勒出了一幅春天的景色。接着诗人以“池楼高下任城路”过渡到对历史胜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诗人才华的赞美。 “胜迹千年传李杜”,这里的“胜迹”指的是历史中著名的景点或故事,而“李杜”则是指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
【诗句解释】 三月,春天的三月。艳阳晴气候,天气晴朗温暖。百花烂漫开清昼,形容春天里百花盛开的景象,阳光明媚的早晨。万紫千红,形容色彩繁多。铺锦绣,比喻五彩斑斓。携纤手,意思是手牵手。繁香点点盈衣袖,形容花香四溢,香气扑鼻。 摇曳沿溪千树柳,意思是垂柳在微风中摇曳。飞絮春塘皱,指柳絮在春风中飘舞,落在池塘上形成涟漪。小艇载诗兼载酒,意思是小船既承载了诗歌也承载了美酒。桃源口,指的是桃花源入口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诗句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效果、作用,最后点出运用的手法。“四月清和风景淑。浓阴万树围新绿。”写初夏景致。“麦穗垂垂豌豆熟”写初夏农事。“结子樱桃檐畔簇。满林新笋篱边矗。”写初夏果实,“压架蔷薇花覆屋。”写夏天花卉。“西溪曲。半篙荡碎波纹縠。”写夏天景象。 【答案】 译文:四月春光明媚,景色宜人。四周的树木茂密成荫
【注释】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的一座古塔,又名黄鹄山、黄龙府。 渔艇:渔船。 晴川:晴天的江水。 吴绫帕:用丝织品做的手绢。 阿妇:妻子的名字。 【译文】 渔舟在江上飘荡,烟雾缭绕在船篷之上。晴朗的江面上,自己写诗作画。渔人以为他是一幅画中的人物,他大声地呼喊他的妻子,质问她昨夜的钱财有多少。 网到一条大鱼后,又惊又怪,再次呼唤妻子欢声笑语。在黄鹤楼上闲逛,买了酒,喝着酒,月亮已爬上山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概括。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诗歌的结构,从题材入手,联系作者感情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诗歌的主题。同时要注意诗句中重要的意象以及表达的感情。“欠了酒钱真个大。酒家不要金鱼袋。”是说欠了账(买酒)的债主真大方(不索要小费)。”“柑橘半黄人唤卖。愁难耐。年年又复添诗债。”是说柑橘半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