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蒸三伏节。古槐日午蝉声咽。绿水红蕖相映澈。人清绝。惊回午梦松风冽。
槛畔闽兰和露折。帘间茉莉堆香雪。浴罢晚凉吹木末。新茗啜。凭栏又送纤纤月。
注释
六月炎蒸三伏节:六月,夏季;炎蒸,酷热;三伏节,指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
古槐日午蝉声咽:古槐,指槐树老树;日午,正午时;蝉声咽,蝉鸣声低沉而微弱。
绿水红蕖相映澈:绿水,清澈的水流;红蕖,荷花;相映澈,相互映照,晶莹剔透。
人清绝:人非常清静,没有杂念。
惊回午梦松风冽:午梦,午时的梦;松风冽,松林中清凉的风吹拂。
槛畔闽兰和露折:槛畔,栏杆旁边;闽兰,闽地生长的兰花;和露折,沾着早晨露水的花朵折断。
帘间茉莉堆香雪:帘间,窗户之间;茉莉,茉莉花;堆香雪,花朵堆积如雪。
浴罢晚凉吹木末:浴罢,洗浴后休息;晚凉,傍晚的凉风;吹木末,微风吹拂着树枝末梢。
新茗啜:新茶喝。啜,品尝。
凭栏又送纤纤月:凭栏,倚在栏杆上;纤纤,细长的样子;月,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夏日黄昏的景象。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炎热的夏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骄阳、炽热和蝉鸣,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夏日午后场景。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室内,通过描绘室内的景色,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画面进行了收束,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完整,也更加富有意境。
全诗情感细腻,画面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