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诗句释义】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父”、“渔歌”、“渔父词”。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前两句对偶,下四句各分两层,后四句为两叠三句的七言律诗。上片起韵,下片用韵。此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在浙江苕溪(今萧山)所作。 洗尽秋容天似莹:洗净了秋天的色彩,天空像透明的水晶一样。秋容指秋天的颜色。莹,光洁、明亮。 星稀月淡人初静: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使人们感到安静。稀,稀少、稀疏。淡月是指月亮的光芒不强。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注释 - 雪里已知春信至:在雪花飘落的季节,春天的消息已经悄然而至。 - 寒梅点缀琼枝腻:寒梅在枝头点点绽放,如同用白玉般的花朵点缀着枝条,显得异常艳丽和娇嫩。 - 香脸半开娇旖旎:女子的面庞微微张开,散发出阵阵香气,显得既娇媚又迷人。 - 当庭际:正当庭院中。 - 玉人浴出新妆洗:美丽的女子刚从浴室走出,脸上还带着刚刚洗过的妆容。 - 造化可能偏有意:大自然似乎故意为之
诗句释义 1 日借嫩黄初看柳:春天的阳光温暖,使得嫩黄色的柳树也显得更加鲜嫩。 2. 池塘冰泮游鱼透:池塘里的冰开始融化,游动的鱼儿可以自由地穿过水面。 3. 庭馆匆匆佳气候:家中庭院和官署的建筑因春日的到来而显得生机勃勃。 4. □山透:此处似乎有文字错误,可能是“□山”二字之间的空隙让山景透出。 5. 膺时贤佐生天佑:有幸成为时代的贤士,得到上天的庇佑。 6. 寿者康宁还德厚
【注释】 庭院:院落;庭,院子。 黄昏:傍晚。 悄悄:寂静无声的样子。 暗约:暗中约定。 咫尺:比喻非常接近。 蓬山: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合称,泛指神仙居处。 明月:明亮的月光。 潜身:隐蔽身体,不让人看见。 只得:只能,只好。 嗟吁:叹息、哀叹。 传密耗:秘密地传递消息。 芳衷:真诚的心肠。 此际:此时、此刻。 归来:回到这里。 销:消除、消散。 人烦恼:给人带来烦恼。 【赏析】
【注释】鶗鴂:即杜鹃,又名子规。报晓:叫醒人们起床的声音。 这首诗的大意是:天刚破晓的时候,杜鹃鸟一声声啼叫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鶗鴂一声初报晓”为题,描写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抓住春晓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鶗鴂鸟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晓时杜鹃啼叫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写春晓时鸟儿的鸣叫声。“鶗鴂一声初报晓”,这“一声”很轻,仿佛是轻轻地
【注释】 闻道:听说。庐山:山名,在江西。横广泽,指宽阔的水面。晴空万顷,指天空万里无云。波涛白:浪花如白色波浪。营窟宅:筑造房屋居住。经游客:指经常来往的人。古今多是烟霞谪:自古以来,被贬官的人都来到这庐山上。烟霞谪,指被贬之人。一钵上人轻六翮(hé):一位高僧,用一根竹杖,一只钵,轻飘飘地飞来飞去。六翮,指鸟翅。选场要射,指参加科举考试。要,要求。要射,指科举考试。点化,佛家语,指教化。妙药
【注释】 1.高绊:指僧人们高高的系在腰间的袈裟。 2.挑纸帔:指僧人挑着的纸披风。 3.一杯茶罢成行计:指喝完一杯茶后,便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程。 4.庐山:指庐山风景名胜区。 5.三昧:佛教语,指正定的境界。 6.法椅:佛教语,指佛座。 7.两臂:两手。 8.纸上无穷意:指佛经上的文字和含义。 9.普贤:佛教菩萨名,即观世音菩萨。 10.齁齁地:形容睡得很沉的样子。 【赏析】
【注释】 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昨晚山间空旷,石乳如牛奶般流淌。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不想飞向云霄,回到洞府。清风扬起,大千世界的一片树叶也随之舞动。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以大笑的姿态击打须弥山,使鼓声破裂。从东边的山头飘来云雾,变成西边的雨。我打算住进佛寺,却因为没有拐杖而无法离去。你答应我,在三更天月圆时
注释: 渔家傲·其二:渔家傲的第二种形式。 顶上铁轮飞火焰:指船头上安装的火器,像车轮一般转动着。 防身细按威神剑:比喻自己掌握的武艺可以保护自己。 体用双行谁敢觇(chān):意思是身体和技艺是一体的,别人不能窥探。 光闪闪:形容火光闪烁,光芒耀眼。 何须更把茶林撼:意思是不必再发动战争了。 衲子家风存古俭:指僧侣们的生活习惯简朴节约。 一条楖栗如天堑:指山间的树木如同天堑一样难以攀登。楖栗
【注释】: 1. 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这是写杜鹃的叫声和粥鱼的叫声,表现诗人听到这声音后所产生出来的感慨和心情。 2. 笠子盖头衣钵少,这里描绘出诗人在山林中修行的生活,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过着清苦的隐者生活。 3. 穿林表,意思是穿过树林的边缘。 4. 回头高刹空中小,这里描绘的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象,山上的建筑物显得渺小。 5. 官路旧多林木绕,意思是官道两旁有很多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