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
【注释】
昨夜山空流石乳。道人妙手亲拈取。:昨晚山间空旷,石乳如牛奶般流淌。
未欲凌云归洞府。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不想飞向云霄,回到洞府。清风扬起,大千世界的一片树叶也随之舞动。
笑把须弥挝破鼓。东山云作西山雨。我欲住庵无拄斧。君相许。三更明月湖心午。:以大笑的姿态击打须弥山,使鼓声破裂。从东边的山头飘来云雾,变成西边的雨。我打算住进佛寺,却因为没有拐杖而无法离去。你答应我,在三更天月圆时,让我们在湖心共度午后的时光。
【赏析】
《渔家傲》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词通过描写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与朋友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昨夜山空流石乳。”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山间空荡,石乳如同牛奶般流淌,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石乳”是指山上的石头上长出的类似乳酪的东西,通常在岩石缝隙中形成,形状像水滴或小球。
“道人妙手亲拈取。”接着,词人转向描述一位修行者(道人),他巧妙地用双手将这种天然的石乳拈取下来,仿佛是在欣赏和珍惜这一自然之美。这里的“妙手”指的是高超的技艺或手艺,强调了这位道人的技巧和对自然的尊重。
“未欲凌云归洞府。”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词人说,他并不想飞升到云层之上,回到洞府中去享受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这可以理解为对尘世名利的一种超越,也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清风举,大千一叶同掀舞。”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风拂面,大千世界的一片叶子随着风起舞动,象征着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使得整个景象更加鲜明生动。
“笑把须弥挝破鼓。”最后一句以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他用大笑的动作去敲打须弥山,使那巨大的山体像鼓一样被打破,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
“东山云作西山雨。”这句诗则转向了天气的变化。东山上的云彩化作西山上的雨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我欲住庵无拄斧。”最后两句反映了词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说,如果我能住在寺庙里,没有拐杖的帮助,就能自由地行走。这里的“庵”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即寺庙。这表达了一种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三更明月湖心午。”最后两句则是词人与自然之间情感交流的写照。在这里,“君相”指的朋友或者同伴,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直到三更天月圆之时。这样的时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